您的位置 >> 陆小党建>>党建工作>>阅览文章

李元龙先进事迹

发表日期:2014/4/14 0:00:00 作者:admin 有1905位读者读过

李元龙先进事迹

李元龙同志1956年6月出生在六合北部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8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委会主任、镇司法办调解员、纪检干事和镇工业公司副经理。1999年3月,他服从组织安排,挑起了长庄村支部书记的重担。2001年3月,长庄村与大泉村合并,李元龙同志担任了合并后的大泉村支部书记。由于终年苦干,积劳成疾,2002年10月13日晚,李元龙晕倒在回家的路上,经诊断为胃癌晚期。在与病魔搏斗了10个多月后,2003年8月27日,终因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7岁。

李元龙当村支书4年多。4年里,这个十里八乡闻名的穷村,跨入了镇、区先进村行列;村里修起了电站,铺就了3.5公里的水泥路、4公里的石子路;全村1000多亩地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沟渠配套”的良田。而李元龙,也先后被评为市劳模和区优秀共产党员。

8月30日,得知李元龙的事迹后,市委书记罗志军立即作出批示:“南京争先进位,需要更多像李元龙同志这样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作带头人!”

“他是个好人,心里装着咱村民……好支书的故事哪说得完啊!”9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大泉村时,村民们仍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中。追忆,叙述,哽咽……47岁戛然而止的生命,在村民们的记忆里,闪射着动人的光芒。

9月2日,李元龙家。堂屋右侧的桌上摆着李元龙的遗像,旁边有几条长木凳。整个家里,只有一台彩电是值些钱的家当。门前的院子里,一排沙沙作响的意杨树,伤感地看着李元龙骑了多年的自行车。车身锈迹斑斑,早已没了车刹,没了车铃。

这是一个清贫的家。为了让孩子上学,为了给李元龙治病,家里至今还欠着七八万元的债。可从李元龙生病开始,却有人络绎不绝地上门还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李元龙的妻子李平告诉记者,丈夫担任村支书,同时还兼着镇里的企管站副站长,每月的收入总也有千把块钱。没想到,他这几年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给村民救急了。说着,李平拿出一张密密麻麻的账单:“这是他养病时写给我看的,真没想到借出去的钱有这么多,加起来两三万啊!”

说到借钱,村民庞友的眼泪夺眶而出。前几年春耕时,庞友想买一头耕牛,可家里穷得丁当响,是李元龙设法为他搞来贷款,领他到集市上买回了牛,还为他垫付了3年的利息。“我对不起李支书……一直到他去世,我还欠着他100块利息钱,我没脸见他啊……”

村民林华翠借钱买了辆拖拉机,没钱还债,债主要把拖拉机开走,正好被李元龙碰上。他对债主说:“这样吧,你明天一早到我家来,我先代他还上。”后来林华翠去还钱时才得知,当时那1000元钱,是林华翠从别处借来给孩子作学费的。春天,村民林华洲没钱买稻种,眼看春耕成问题,又是李元龙自己掏钱买了几十斤稻种,送到林华洲家里……

对自己,对家人,李元龙却是别人难以相信的“抠门”。李元龙的弟弟李元武开了家小店,有次村里接待客人,村干部在店里买了包烟,李元武拿着发票找李元龙审批。李元龙打开笔记本一一核对,没有找到记录,以为是弟弟贪图小利让别人揩了公家的油,差点和李元武打起来。“后来事情弄清楚了,他向我道歉说:‘兄弟啊,你哥我虽是村支书,可这村里的每一分钱都是集体的。桥归桥,路归路,账一定要算清啊。’我想想,他说得有道理,就算了。”李元武感慨地说。

今年,李平有一次忍不住问卧病的丈夫:“你借钱给人家,就是几千块也不让打个条子,万一人家不还怎么办?”李元龙回答妻子:“不会的,做人是以心换心,他们不会的。”

“老李啊,你临终还叫我别跟组织上提要求。你为什么对自己、对我们这么抠,对乡亲们倒这么大方?”看着遗像上李元龙坦诚的眼神,李平流着泪喃喃自语。

“这是李支书惟一一次发火!”

和善,客气,是李元龙给所有村民的印象。“他骑着车在路上碰到村民,总是停下来,见年纪大的叫叔叔婶婶,见平辈的叫大哥大姐,问问家里有啥不顺心的事,要帮忙不?客客气气。”村民们说。

徐庄组组长刘家平告诉记者,“以前村干部下来,老百姓看见掉头就跑。没别的话,来收钱的!可是,李书记上任后的第3天就找到我,让我带他到组里挨家挨户跑一跑。这在从前可是没有过的。组里有几户人家实在困难,揭不开锅。他二话不说,到镇政府找民政,先给每家100斤米救急。当时大伙就说,这个支书做事踏实!”

对着村民,再苦再累,李元龙从来都是一张笑脸,没人见他对村民发火。大泉村地形狭长,最远的两处相距10里路。梅云组组长于洪海回忆起改造低产田、土地流转时的情景:当时人人要地、挑地,矛盾重重。李元龙饥一顿、饱一顿,骑着自行车在全村十个组之间来回奔波协调,最多的一天开了8个会。“有一天,李书记到我们组来开协调会,从中午12点一直开到晚上10点多。他可真是有耐心,不管村民说什么,他总是笑嘻嘻地解释。要是我,早就掉头走了。后来他跟我说,给村民做工作就得耐心,要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想问题,不要来火。夜深了,我留他吃晚饭,他怎么也不肯,硬是骑着他那辆老破车上路了。他回家要骑近一个钟头呢。”

面对村民,李元龙有着大海般的肚量,然而大海也有风雷乍起的时候。“要说李书记发火,我见过一次。”崔山组组长于洪荣清楚地记得:2001年7月,组里有20亩稻田急需灌溉。只有打开泄洪通道,才能解燃眉之急。李元龙领着于洪荣3次找到灌区主任,可得到的回答总是“不行”。最后一次,李元龙火了,拍着桌子问:“为什么不行?抗旱如救火,那么多村民指望这稻子过活呢!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不能不救老百姓的急!”他回头对于洪荣说:“你去把闸门砸开,责任我来担!”

“当好农民满意的村官”

“2001年12月7日。上午在县政法礼堂听了省委回书记、市委李书记的讲话,既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感到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当好农民满意的村官。”这是记者在李元龙日记中看到的一段话。担任村支书的三年多时间里,李元龙认认真真记下了三大本日记。从这一千多个日子的记叙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为村民做的每一件事。

1999年3月,李元龙回到自己所在的长庄村当起了村支部书记。2001年3月,长庄村和附近的大泉村合并,成立新的大泉村,李元龙仍然担任村支书。不管是“长庄”还是“大泉”,都地处山区,长年受旱,吃水、行路,成了村里的难题。人均年收入不足2200元,村集体经济是个“空壳”,还欠了30多万元的债务。

怎么让群众富起来?李元龙寝食难安。村民李文兵家穷,又没什么技能。李元龙借给他500元钱让他养羊,连做羊圈的竹子都替他准备好,当年李文兵的收入就达到6000多元,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李元龙经常对村民说:“靠种田是发不了家的,想致富,就要走出大泉去闯闯。”他四处奔走联系,前后介绍近千名村民到外地打工,每人月收入都超过千元。

他四处联系,筹集资金,修建电站,整理土地,想方设法还了18万元欠债。如今,全村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4200元。

要上缴农业税,他一户一户苦口婆心地做工作,看到谁家有困难,他掏出自己的钱先垫上。真心换真心,村民们被感动了。此后,村里税收的上缴率在全镇始终第一。

……一心为民的真诚举动,换来的是身后村民们的无限感佩与无尽思念:

徐庄组村民刘家平告诉记者:“每年灌溉期,看水都是最苦的活。以往,村里都让每家摊点钱,雇人日夜看水。我记得1998年,每亩田的放水费用自己要掏93元,到1999年,李支书将这个费用降到每亩35元。原来,他和村长阚和平把看水任务包了,日夜骑着自行车在田里跑,一干就是二十几天。别人家的秧都栽上了,他们家的秧苗,总是最后一个才栽好。”

黄涧组村民沈志强说:“李支书是个好人啊,他这一走,村里哪个不伤心、哪个能舍得啊!我们组里有对小兄妹,父母双亡,李支书不知跑了多少趟,帮两个小孩申请列进小五保。后来还送男孩去当兵,让小女娃在泉水上小学,学费全免。这全是李支书帮着办的。”

村民于洪荣:“前年抗旱期间,村里一条渠塌了,李支书带着我们和村委会干部从下午5点一直抢修到夜里12点。他那时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可扛的麻袋比谁都多。修好后,他让我们回去休息,自己却带着几个干部守在渠道上……在南京治病期间,我们几个村民组长去看望他,他对村里的事问长问短,特别提到了旧泵改造的事,一再叮嘱我们要把事办好……我知道,他放心不下……”

……去年10月13日,李元龙晕倒在村里;几天后,在省人民医院被查出是胃癌晚期。

“他一直觉得自己能好。躺在床上时,他总对我说:‘哪天让他们领我到村上转转,看看乡亲们怎么样了。我还拿着工资呢,总这么躺着不是个事啊!’”说到这,妻子李平再一次泪如泉涌。“我说:‘元龙啊,你怎么就这么迂呢!你就不能为自己想想?’”

今年8月23日,阚和平和4名村组干部一起到李元龙家中看望他。没想到,他竟当即提议,就在他的病床前开个支部扩大会。为了不使李支书“扫兴”,几人就搬来板凳坐在李元龙床前。阚和平说,当时支部会的讨论一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他们都怕李元龙的身体撑不住,几次提出“休会”。可李元龙说:“没事,我挺得住,村里有些债务的事,还得给你们交代一下,我不放心!”此时李元龙已生命垂危。借着这次特殊的支部会,阚和平轻轻凑到李元龙床前,说:“李书记,村里想给你补助2000元医药费和交通费。你看,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跟我说。”李元龙的声音微弱而坚定:“不用给我特殊补助,我不想再给组织添麻烦。”

8月27日,在与癌症抗争了10个半月后,李元龙与世长辞。好些天过去了,村民们都还在默默承受亲人离世般的悲痛。“当好村民满意的村官”——李元龙生前的愿望,在村民们悲伤追念的眼泪中得到了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