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师培训>>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有一种伟大叫责任

发表日期:2013/10/10 8:38:40 作者:18022 有836位读者读过

有一种伟大叫责任

——读龙应台的《目送》

马勇

1

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是一本献给父亲、母亲和兄弟们的书,她在书中写出她与这个家的生存与感悟,情感真挚,真挚得让人不敢大声说,不敢用手触碰,只是用心静静地看着、听着、悟着。

她在《目送》一文中这样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她是一个似乎很悲观的女人,可我分明看到她阳光、积极的一面,她格外珍惜生活中的微小,珍惜身边的每一次敏感与触动,我收纳光阴匆匆中每一时刻的过往,一花一草,一颦一笑,一次绽放,一段干涸,一片残叶,一抹斜阳,都让她无限的联想与感动。

我喜欢这样敏感的作家,从中我读出的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感动。

 

2

龙应台的《回家》讲的是她和三兄弟在清明节带母亲回家的事,读来让人潸然泪下。作家的母亲年事已高,而且头脑不太清楚,可能患上老年痴呆症,在一路列车上直嚷着要回家。几个子女想尽一切办法哄着老人家,安抚着她。可老人却固执地开始徐向前走,寻找她自己的目的地,作家怕她跌倒,跟在她的身后,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她却用力地拨开的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作家把她抱起怀里,把她的头按在胸口,紧紧地拥抱她,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其实,作家和兄弟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挂号拿印章来”……

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外婆患病时的样子。她一个人在深夜里出走,孤独地寻找着回家的路,却怎样也弄不清方向。还有表妹结婚的日子,她眼神里无助的渴望。虽然她还时不时犯迷糊,可好在有母亲、小舅和大姨在身边照料。有时还犯着孩子般的无理,可谁知道她心中也有自己的秘密。

3

《目送》散文集是一本很有责任心书。这是我读后的第一感觉。

龙应台是一个很犀利的妇作家,这是我从一些早前的评论中得知的,从这本书中我才真正感觉到这位女作家的博大情怀和忧国思想。这是我在之前她的另一本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中所不能全感受到的。但两本书,也有相似的东西——爱。一种是母亲对孩子柔情无限、呵护有加的爱,一种作为一个孩子对年老父母的敬重与温存。此书的前篇和后篇,都充满了这种情愫,一个女儿记忆着她父母的过去,回忆着与父母一起的温馨时光,切身地体会着父母那一辈们的内心情感与需求,写得温婉动人,透彻心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家用自己的笔,报答着对父母无限的爱与感恩。她不是以物质的满足,也不是用经常的问候,而是走近他们的身边,走进他们内心,走到他们的过去或未来,目送着他们渐渐远离。

她还关注弱势的国家,弱势的民族,弱势的群体,她用柔弱的身躯肩扛着历史的重任,看她的文字你不会想到这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她写旅行日志,她不是流连异族的与众不同的风光,而是洞察此地贫穷落后的渊源,这个地方曾经发生的战争与灾难。她是一个反战主义者,一个向往和平的人道主义者,因为她是一个善良的女人。

好的文学作品,不只是有着华美的文字,更在于文字中透出作者的思想,以及她肩负起责任。龙应台让我更加佩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