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发表日期:2022/5/9 10:18:13 作者:徐芳 有979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 演练主题
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
二、 演练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次演练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
三、 演练科目
本次演练共两个科目:1.地震避险;2.震后疏散。
四、 演练场景设置
本次演练设定为上课时间发生有感地震,相继进行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
五、 演练时间和地点
时间安排:2022年5月12日下午13:10-15:40.
地点安排:校内。师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内进行地震避险,然后疏散至操场进行集结。
六、 参与演练人员
全体师生。
七、 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应急疏散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马勇
副总指挥(现场总指挥):
成员:何德平
职责:1.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分管或负责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方式;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的流程和纪律。
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小组
1) 组织协调组
组长:徐海霞
成员:徐 芳、李宏伟
职责:1.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2.做好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3.做好校内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对外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等;4.负责科学编制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方案等。张贴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5.组织开展疏散演练质量自评工作;6.负责演练的考评和总结工作。
2) 宣传报道组
组长:苗凯旋
成员:时 代、高炳兰
职责:1.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2.负责演练的摄影、计时、记录等。
3) 疏散引导组
组长:汪庭明
成员:张承明、齐美乐、倪万梅、查正美
安全岗人员:见附件三。
职责:1.组织、引导师生进行安全有序地疏散;2.及时扶助摔倒及受伤师生;3.及时报告疏散过程中的重大险情;4.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4) 抢险救护组
组长:汪文秀
成员:梅月雨、俞 晗
职责:1.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校内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2.如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拨打120联系急救中心;3.检查师生身心状况,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5) 后勤保障组
组长:吴 倩
成员:徐吉飞、冀益飞
职责:1.制作准备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2.布设演练场地:对集结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和标示;3.负责治安及警戒工作,维护演练秩序,保障演练安全;4.负责通讯、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器材的准备;5.负责演练信号音源的采集与发布;6.演练结束后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八、 演练准备工作的安排
演练工作组会议:2022年5月5日16:00在四楼会议室召开全体工作组成员会议。
全体演练工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班主任、安全岗人员)会议:2022年5月10日16:30点在负一楼召开全体演练工作人员会议。
各班班会安排:2022年5月10日下午班会课各班班主任组织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演练相关培训。
准备工作检查:2022年5月11日进行准备工作检查。
九、 应急疏散路线安排
疏散路线安排,见附件二。
集结地为操场(具体安排同大课间安排)
十、 演练的程序及内容
演练准备:2022年5月12日13:05,1)指挥部、各工作组人员到各自岗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最后检查。2)安全岗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岗位置,并对所属责任路段进行最后检查,发现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门上锁或堵塞、地面湿滑等情况要及时排除。3)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身体情况问询检查。4)抢险救护组负责对教师问询检查。
避险演练:2022年5月12日13:18,1)现场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广播施放警报声长鸣60秒,循环播放,同时进行现场总指挥人工播报“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反复)。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含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室、阅览室等)的教师迅速发出“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的指令。师生优先选择课桌(实验台)下方进行避险。避险空间不足则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在课桌(椅)旁下蹲避险。3)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物品等。4)其间教师最好能打开房门,师生力争在10秒内进入避险状态。避险演练时间90-120秒。
疏散演练:2022年5月12日13:20,1)广播施放警报声与每分钟60次节拍音合成声,长鸣60秒,停30秒,循环播放,同时现场总指挥发布人工指令“紧急避险结束,全校师生立即向操场疏散”(反复)。2)在课堂的任课老师立即发出指令:“大家分别从前后门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两列纵队集合”。教师在确认无人遗留后最后离开教室。3)老师迅速到达队列前方,带领本班队伍疏散。4)到达集结区域,每班按4路纵队蹲下,班主任及时清点并上报本班人员情况(填写报告表,附件五:集结人员报告统计表)。
十一、 演练的要求
楼梯间只允许同时通过两列纵队,其中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员通过。
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特别是班与班之间)、不准蹲下、不准逆行。其中“不准超速”规定为:1-3年级不应超过快走,4-6年级不应超过慢跑。
须使用书包(限量3-4本书本)保护头部。通过烟尘区域时,须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织物保护口鼻。
十二、 意外情况处置
演练引导老师或安全岗人员发现师生摔倒、受伤等情况,立即发出“停止前进”的指令,情况允许时可发出“向后转”的指令。
演练引导老师和就近安全岗老师进行简要商量评估,视情况进行处置:
1) 发生个别人员摔倒或受轻伤,及时扶持后让其随队疏散到集结地点后再行处置;
2) 发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员严重受伤,由一人控制现场,另一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指挥部根据情况迅速派出抢险救援组及校医到场处置。
若情况严重,总指挥的应对程序为:
1) 及时停止演练。现场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发出指令:“全体注意,停止前进,向后转,目标各班教室,前进。”。
2) 全力进行伤员救治。组织抢险救援组进行积极救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3) 视情决定是否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到达集结区域,班主任清点本班人员情况,发现有受伤人员或心理状况不稳定的人员,及时向抢险救护组报告;情况严重时,抢险救护组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现场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送医。
十三、 总结工作安排
2022年5月12日15:30,总指挥进行现场点评。
2022年5月13日前,组织协调组做出总结报告。
2025年5月15日前,所有演练资料交安法办归档。
十四、 附件
十五、 附件一:学校平面图、危险源辨析 图示: 危险源
房屋
平地
附件二:疏散逃生图
附件三:操场集结区域分配图
6排 5排 4排 3排 2排 1排
6-1区 6.1班 | 5-1区 5.1班 | 4-1区 4.1班 | 3-1区 3.1班 | 2-1区 2.1班 | 1-1区 1.1班 |
6-2区 6.2班 | 5-2区 5.2班 | 4-2区 4.2班 | 3-2区 3.2班 | 2-2区 2.2班 |
1.2班 |
6-3区 6.3班 | 5-3区 5.3班 | 4-3区 4.3班 | 3-3区 3.3班 | 2-3班 2.3班 | 1-3区 1.3班 |
6-4区 6.4班 | 5-4区 5.4班 | 4-4区 4.4班 | 3-4区 3.4班 | 2-4区 2.4班 | 1-4区 1.4班 |
6-5区 6.5班 | 5-5区 5,5班 | 4-5区 4.5班 |
| 2-5区 2.5班 | 1-5区 1.5班 |
注:所有班级在规定区域内面对主席台成4路纵队列队
附件四:各班级应急疏散分配表
班级批次 | 疏散 路线 | 集中点 | 班级批次 | 疏散 路线 | 集中点 | 班级批次 | 疏散 路线 | 集中点 |
1.1班 1.2班 1.3班 1.4班 A批次 | 教学楼一楼沿水泥大道左至足球场 | 足球场南边依次分2列排列 | 3.1班 3.2班 3.3班 3.4班 A批次 | 教学楼二楼经中间楼梯下左至足球场 | 足球场依班级顺序排列 | 6.5班 6.4班 6.3班 B批次 | 教学楼四楼中间楼梯下左沿水泥道至足球场 | 足球场依南依次排列 |
1.5班 2.1班 A批 | 教学楼一楼沿水泥大道左至足球场 | 足球场依南依次排列 | 3.5班 4.1班 4.2班 4.3班 B批次 | 教学楼三楼中间楼楼梯下左沿水泥路到达足球场 | 足球场依班级顺序排列 | 5.4班 5.5班 6.1班 6.2班 B批次 | 教学楼四楼洗楼梯下左沿水泥道至篮球场 | 篮球场依班级顺序排列 |
2.2班 2.3班 2.4班 2.5班 A批次 | 教学楼二楼西楼梯下到篮球场 | 篮球场南边依次排列 | 4.4班 5.1班 5.2班 5.3班 B批次 | 教学楼三楼西楼梯下左沿水泥道至篮球场 | 篮球场依班级顺序排列 |
|
|
|
附件五:各班级应急疏散图 教学楼一层:
教学楼二层:
教学楼三层:
教学楼四层:
附件六:安全岗安排
1)安全岗位置分布及人员安排表
安全岗位置分布及人员安排表
1、教学楼西面梯口疏散指挥员: 四楼梯口拐角处 潘仕祥、张承明
三楼梯口拐角处 丁希宝、齐美乐
二楼梯口拐角处 查福琴、查正美
底楼梯口 徐海霞、丁希林
教学楼中间梯口疏散指挥员: 四楼梯口拐角处 熊 欣、黄 霞
三楼梯口拐角处 冀益飞、武 静
二楼梯口拐角处 邵海林、郑婧毓
底楼梯口 梅月雨、徐吉飞
职责:保护学生上下楼梯安全
2、集合组织安排
倪万梅:负责篮球场集中的班级行进队伍。
徐 芳:负责足球场集中的班级行进队伍。
附件七:集结人员报告统计表
集结人员报告统计表
班级 | 应到 人数 | 实到 人数 | 失联伤亡情况 | 班级 | 应到 人数 | 实到 人数 | 失联伤亡情况 | 班级 | 应到 人数 | 实到 人数 | 失联伤亡情况 |
1.1班 |
|
|
| 3.1班 |
|
|
| 5.1班 |
|
|
|
1.2班 |
|
|
| 3.2班 |
|
|
| 5.2班 |
|
|
|
1.3班 |
|
|
| 3.3班 |
|
|
| 5.3班 |
|
|
|
1.4班 |
|
|
| 3.4班 |
|
|
| 5.4班 |
|
|
|
1.5班 |
|
|
|
|
|
|
| 5.5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班 |
|
|
| 4.1班 |
|
|
| 6.1班 |
|
|
|
2.2班 |
|
|
| 4.2班 |
|
|
| 6.2班 |
|
|
|
2.3班 |
|
|
| 4.3班 |
|
|
| 6.3班 |
|
|
|
2.4班 |
|
|
| 4.4班 |
|
|
| 6.4班 |
|
|
|
2.5班 |
|
|
| 4.5班 |
|
|
| 6.5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八:物质准备清单
物质准备清单
器材 | 演练指挥部 | 组织协调组 | 宣传报道组 | 疏散引导组 | 抢险救援组 | 后勤保障组 | 合计 |
胸牌 | 5个 | 5个 | 3个 | 30个 | 5个 | 5个 | 53个 |
对讲机 | 1台 | 3台 | 1台 | 6台(疏散楼道各2台,2台机动) | 2台 | 1台 | 14台 |
警报播放系统 |
| 1套 |
|
|
| 避险及疏散警报音源 | 各1 |
照相机 |
|
| 1台 |
|
|
| 1台 |
监控探头或摄像机(摄像手机) |
|
| 26个探头,2台摄像机 |
|
|
| 28台 |
秒表 |
|
| 1个 |
|
|
| 1个 |
“地震演练进行中”横幅 |
|
| 2条 |
|
|
| 2条 |
口哨 |
|
|
| 30个 |
|
| 30个 |
手持扩音器 | 1台 | 1台 |
| 6台(疏散楼道各2台,2台机动) | 1台 | 1台 | 10台 |
医疗急救箱 |
|
|
|
| 1个 |
| 1个 |
灭火器 |
|
|
|
| 10具 |
| 10具 |
灭火毯 |
|
|
|
| 2条 |
| 2条 |
救援担架 |
|
|
|
| 1具 |
| 1具 |
警戒线 |
|
|
|
|
| 100米 | 100米 |
分贝仪 |
| 1台 |
|
|
|
| 1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