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师培训>>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博文121】讲座听后反思 (俞晗)

发表日期:2022/5/8 12:10:32 作者:俞晗 有575位读者读过

五月七日下午时分,无锡辅仁高中的戴启江老师生动形象地给我们开展了一场名为“做一名积极德育者”的线上讲座,他强调德育就在是施行“生命教育”,因此整个讲座都是围绕“生命教育”来展开的,我感叹戴老师行云流水讲座能力的同时,也对“生命教育”这个词产生兴趣。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作为类的存在物的人,彰显了人类生命的独特性。而我国“生命教育&实践”派叶澜教授认为“直面人的生命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与戴启江演讲的内容不谋而合,体现出生命关怀是“生命教育”所要表达出来的目的与作用。那么如何表达生命关怀呢?事事以小见大,这可能是戴老师要说的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了。

生活是生命所要呈现出的千姿百态的状态,它使生命这谭死水活泛起来,因而好的生命教育就是充分理解生命并回归到生活的教育。这也就是戴老师一直在说自己身边例子的原因吧,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陶行知先生也因此改了自己俩次姓名,我们往往都是知道的道理理论一箩筐,自己去践行施行却千难万难;刚步入工作时的踌躇满志,工作几年后陷入“疲倦期”,戴老师在讲座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很多老师都会说,他们知道有更好的选择,但就是做不到,改变真的很难,这只能说明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有就是那些痛苦和伤害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他们作为“小我”的依据。这句话给予我非常大的震动,更好的选择意味着遇见更好的自己,当然也意味着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其实我们都有选择的,是对抗还是接纳,是个性还是任性,戴老师都说了很多的例子,尤其是个性和任性的区别,个性是在规则要求下处理事物的风格特征,而任性是一味我行我素,意图打破规则。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只是需要付出努力,这就是在某种意义程度上自身生命境界的提升过程,从“小我”向“大我的超越过程,也是作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本身是痛苦的,但也是一种幸福生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