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师培训>>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博文29】“双肩背景下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探索”主题教研活动心得(张静)

发表日期:2021/11/18 19:02:18 作者:张静 有1472位读者读过

“双肩背景下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探索”主题教研活动心得

陆郎中心小学 张静

2021年11月18号,我参加了为时半天的以“双肩背景下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探索”为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中,一共展示了四节具有代表性的课例,分别是五年级上册的《松鼠》、《四季之美》、五年级下册的《手指》、四年级的《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节课《松鼠》侧重于说明文的角度,来展示一种有趣,如何把事物说清楚,如何把科普性的说明文说得生动活泼。第二节课《四季之美》让学生体会文字当中所表达的意境的独特之美。第三节课《手指》,侧重带学生体会风趣的语言。第四堂课《王戎不取道旁李》,领学生体会文言的特点,凝练概括、节奏、韵味,通过反复的朗读展示出来。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杨德铸老师结合这四节课谈了一下我们可以如何评价一堂课的问题。

杨老师提到评价一堂课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教师层面;二、教学层面;三、学生层面

首先教师层面可以从四个维度看一、教材理解。这是教学的源头。一篇课文,它的人文主题是什么,它的单元要素是什么,它在这个单元里面是第几篇文章,我们今天教的是第几课时,我们教学目标的重点在哪里。二、教师的言语表达力。这是我们老师的看家本领,尤其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如何能够清晰生动自然有条理地跟学生做好语言交流,能够对课堂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做一个有效的陈述,能够对学生的回答作简要的评价,能够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教师的语言,就是这个班孩子的语文素养的一个基础。我们老师的语言越清晰、越丰富、越生动、越活泼、这个班孩子的表达力也越强。三、看我们的教学示范。老师的课堂语言在课堂把控这一块很重要,老师的语言可以让课堂特别有美感,语言的把控性要很好,不要过于做作,要保持语言的一种张力。最后是课堂反馈。课堂是生成的过程,我们要把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反馈让可让课堂生动起来。要关注一些课堂当中的重点学生的反馈,用反馈调动学生,引起其他学生对课堂生成性的一种关注。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第二个层面是课堂过程。课堂过程的第一个要素是学生的调动与激发。同样一篇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班级上,或者由不同的老师来上,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学设计是死的,他不可能把教学过程当中那种动态的过程给演绎出来。所以,一节课能不能上好,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学生给调动起来。只有把学生唤醒了,你的课堂才能有活力。同样一篇教案为什么会出现在某个班上不起来的现象,正是因为长久来给学生养成了等待的习惯 ,习惯等着老师去喂。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训练。所以不管上什么课,课堂上必须要有适度的针对性的训练,写字是训练、读书是训练、写补充习题上相应的题目、具体的拓展等都是训练。

再生动活泼的课堂,没有扎实的训练是缺乏效果的。这是第二个维度,有效训练。第三个维度,学习方式的内容。课堂里,一定要有老师清晰的任务驱动,并且要有在任务驱动下的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探究学习中一定要告诉学生方法,明确合作学习中每一个人的任务是什么,一定要落实。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一定要把方法教给学生。第四个是学习过程的智慧引导。这关乎教师会不会教的问题。课堂的问题是不是层层递进的,相互之间的衔接好不好,是不是一种最简洁的引导方式。最后一个点是学习时间的管理。每个环节给多少时间要去落实,否则,前面环节拖时就会导致后面时间来不及,问题驱动下的训练的补刀有效落实,形成一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课堂效果,甚至沦为教师的一言堂。这个层面在评价中占五十分。

第三个层面是学生层面。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没有把学生的积极性、驱动力、注意力调动起来,学生精神很饱满,很活跃,注意力集中,那就是很好的,说明我们课堂中所采用的引导的方式教育的方式是合适合理的,教育的内容是合理的。第二,是学习习惯。包括倾听的习惯、表达的习惯、思维的习惯、交流的习惯。第三,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过程引导可以再简略些,尽可能避免“模模糊糊一大片”现象在导学上能更有层次一些,提炼核心问题,抛给学生去探索思考汇报,并且要给学生空间。比如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中,了解王戎人物形象,教师小结板贴了两个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那在这两个词之外是不是还有“有主见”等等,板贴上去之后就多少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再次,教学内容结合学段特点进行,不必要过多强调的就不要讲。例如,在课堂应当重视写字训练中,五年级教师在讲述时,给到学生一到两个点就可以了,不需要再过多的强调笔画笔顺,而应当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字形特点,比如,上线结构的字,一般上紧下松。课堂要注重方法的归纳,不必贪多,但求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