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师培训>>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博文25】《金木水火土》教学反思(王业晴)

发表日期:2021/10/31 11:04:58 作者:王业晴 有1518位读者读过

《金木水火土》教学反思

识字单元的第二课是《金木水火土》,本课插图与第一课插图合用,“人”立于天地之间,再次让学生感受时空的浩荡,以及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性。本篇课蕴含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揭示了古人是怎样认识世界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建构起宇宙万物。这首儿歌以“一二三四五”起句,老子在《道德经》这样说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见这五个数字是古人认识世界的开始。第二句“金木水火土”过渡,这五种元素又是构成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古人称之为“五行”。第三、四句介绍天在上,覆盖万物;地在下,衍生万物。而且,太阳和月亮一直贯穿古今。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局限于指导课文的诵读和生字的掌握等方面,很难触及到教材编者选择这篇课文及这幅插图的更深一层的用意。在学习到“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这一句时,我不禁想起了有“孤篇盖全唐”之称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句。人在自然界虽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天地、日月却早已存在数千年。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在基础的背诵、识字之上,还需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种宏大的时空观。

教科书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载体,这一文化可能会影响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编撰者通过一系列巧思选择和再造传统文化,以期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书上的“死”知识融进活灵活现的课堂之上,让他们先知道有这种精神,然后再让他们理解这种精神。在培养出对民族某种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之后,学生才能进一步发展和弘扬某种精神。以《金木水火土》为例,看似简单的“一二三四五”其实蕴含着古人对宇宙起源的思考;“金木水火土”其实建构起整个自然界;“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其实透露出人生有限自然永恒的真理。在简单的文字背后,我们可以挖掘出古人总结出的可以称为民族共识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