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408】《棉花姑娘》听课反思(刘清清)
发表日期:2021/6/25 15:06:50 作者:刘清清 有970位读者读过
《棉花姑娘》听课反思
陆郎中心小学 刘清清
2021年5月20日,有幸听了沙老师《棉花姑娘》一课,《棉花姑娘》是新课标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9课。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生动,有情趣,非常符合儿童的特点,并且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启发和渗透。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沙琳琳老师教学了本课第二课时。整堂课沙老师都始终与孩子保持着沟通,教师精神饱满,声音响亮,并具有很强的亲合力,能够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学生在沙老师的带领下,整堂课下来,学生都是处于一种精神饱满的状态。教学中,沙老师根据文本内容,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主线,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沙老师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启发引导,读中感悟
沙老师把本课的重点定为“读好课文中的对话”,所以在课文的对话中,沙老师注重引导孩子读好对话。比如通过举例“请你帮我捉害虫”“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让学生感受语境的情感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去辨别“吧”这个语气词。再让学生分析,我们在请求别人时,要有礼貌,请求别人时要带“请”字。并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受请求时的语境变化。感受了请求的变化,再去分析拒绝别人时,需要说些什么。文中棉花姑娘在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时,三个小动物都说了对不起,并说了自己的作用,还给别人提出了建议。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体会拒绝时的语境,并能感悟我们在拒绝时的语境。通过研习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对话,最后再进行拓展。努力通过对话来引导启发学生读好对话。
二、以孩子为主体
沙老师能够进行充分的准备,并为孩子们准备了头饰进行角色扮演,还有音乐、挂图等教具,都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孩子的学习欲望,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心性有十分良好的作用,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爱学、乐学的情绪。
三、要求明确
1.沙老师在针对学生朗读时,做出了精确的要求,如用直线画出棉花姑娘的对话,用曲线画出燕子、啄木鸟、青蛙说的话。
2.在学生角色扮演时,要求明确。如提出了要“演好表情,做好动作,说清对话,加点想象”。这样学生在角色扮演时,就表演的生动、形象,好像身临其境,这值得借鉴学习。
总的来说,沙老师的这堂课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学目标达成度也不错,只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有不妥当,比如,不要急于给孩子说出答案,要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老师再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