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师培训>>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博文362】读《让教育回归人性》有感(徐艾娟)

发表日期:2021/2/23 16:07:45 作者:徐艾娟 有1682位读者读过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后感

                           徐艾娟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父母、儿女、学生、老师等等,其中读者这一身份实属特别。

在《让教育回归人性》一书的阅读中使我明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对于教师的重要性。古往今来关于读书的咏颂实在很多,胡适又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关于读书实在是深刻又避无可避的。

我们常把学生比作成海绵,不断地汲取知识。通过阅读《让教育回归人性》时我发现,老师一职,又何尝不是呢。作为每天都在大量输出知识的人,那么我们的知识汲取则显得更为重要。只有不断输入才能输出。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一个在阅读中沉吟与古今哲人倾心交谈的人,和与只读明星轶闻的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对于学生的教育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想要更好的输出宇学生,就要选择更好的输入。有更好的体会告诉学生,什么才是“好学生”,并不仅仅是成绩上的要求,而是如书中所说,两种能力的培养,快乐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文化知识的汲取和输出,只是面向学生的一部分。怎样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精神世界独立的人其实是相较于文化成绩而言更重要的。

孩子独立精神的养成,在于潜移默化,杜工部在《春夜喜雨》中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独立精神的养成,也许正是这样的,在每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做学生的朋友,给予他们平视,而非压制和俯视。,信任和尊重才是最好的爱,父母子女,师生是同样的。在平等的地位上才能更好的交流。这样的方式也更利于班级内出现的各类问题家庭问题孩子。书中提到的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到,独立精神的培养,以及在其过程中获得的平等和自信是影响孩子终身的两大因素,可见其重要性。如何使孩子成为健康的优秀孩子,在于文化知识又不仅仅限于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