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文明校园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办学>>阅览文章

习惯六年 精彩一生

发表日期:2010/11/1 10:24:49 作者:无 有1393位读者读过

    习惯六年  精彩一生

              -----------陆郎小学特色发展方案

一、对习惯的认识

1、习惯的含义。

从《辞源》看,习惯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指习于故常;二是指长时间养成的不易改变的生活方式。

    从《现代汉语词典》看,习惯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如习惯成自然。习惯也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由此可见,从个体层面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的动作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

2、习惯的特征。

    习惯是一种习得的行为方式,具有自然性、稳定性、情境性、习得性、差异性和两重性的特征。

习惯具有自然性。习惯一经形成,人的某些条件反射就会在一定的情况下自动化地发生,即“习惯成自然”。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省力的品质,并且伴有需要的情感体验。例如边读书,边查字典的习惯养成之后,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不懂的字词,就会自觉去翻阅字典,并不认为有什么麻烦;查到了,会读了,理解了,还会有满足的感受。

习惯具有稳定性。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动作的倾向。其动作过程采用相同的方式,呈现过程方法的稳定性。从心理机制上,习惯是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感到别扭,因而具有稳定性。比如学生在家里主动做作业,如果每天是在父母的提醒下才去完成,只能算是一种行为;如果不用督促,自己主动把作业写完,这样的稳定的行为才叫做习惯。

习惯具有情境性。习惯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现的相同反应。养成了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表现出来。比如学生在教室里习惯于读书,查阅资料,在家里预习时,也会重复相同的动作。

习惯具有习得性。绝大多数习惯都是多次重复的结果。习惯的稳定性如何,跟重复或练习的次数成正比。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经过一定数量的训练是不行的。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如果学生不经过反复操练,就会在读书中,大致浏览,不做笔记。

习惯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人在习惯的不同方面会表现出差异。首先,在习惯的具体表现方式和细节上有差异。例如学生复习课文,有的喜欢集中一段时间,打歼灭战;有的喜欢分散进行,各个击破。各自养成的习惯对效果并无太大的影响。其次,习惯的牢固度也有差异。同是边读边记的阅读习惯,有的一贯如此,无一例外;有的基本如此,但遇到学习任务忙,时间紧,或许会只看不记。

习惯具有两重性。习惯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3、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1)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中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

英国的哲学家、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美国约·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很多成绩斐然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敢扬言,即使现在一败涂地,他们也能很快东山再起,就是因为他们养成的某种习惯锻造了他们的性格,而性格铸就了他们的成功。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有多么深刻的影响。

古今中外有建树者,都有良好的习惯。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可见,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者处世,习惯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

(2)培养习惯是学生关键发展期的需要。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素质发展具有关键期。幼儿期(3岁~6岁)、童年期(7岁~12岁)、少年期(13岁~16、17岁)都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是矫治不良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身心发展还未定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习惯最易见效。

因此,在习惯的培养中,我们应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学生素质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其养成一系列良好习惯,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遗憾的是,我们以往的教育常常是注重分数,忽视了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其结果是学生学习成绩很难提高,连起码的做人规矩都不懂。即使有的学生学习很好,但在做人上出现严重缺失。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及马加爵杀人事件就是例证。

俗话说:“桑树从小育,到老直笔笔”。有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有一份自信;有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有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习惯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要“教学生六年,为学生一生”。学校教育,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当作教育教学的主题,并且铸就学生一系列的优良习惯,才能无愧于人民满意的教育,无愧于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习惯培养的内容

    为了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我们根据陆郎地区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年级和年段,制定了“小学生良好习惯60条”,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学习习惯 20条

1、课堂听讲的习惯;           2、大胆发言的习惯;

3、质疑问难的习惯;           4、课前预习的习惯;

5、阅读、积累的习惯;         6、作业练习的习惯;

7、复习整理的习惯;           8、仔细审题的习惯;

9、独立思考的习惯;           10、善于评价的习惯;

11、愿与家人、同学交流的习惯; 12、学习卫生习惯;

13、收听广播收看节目的习惯;   1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5、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16、与人合作的习惯;

17、考试不作弊的习惯;         18、细心观察的习惯;

19、动手操作的习惯;           20、主动积累的习惯。

行为习惯20条

1、遵守学校纪律的习惯;        2、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3、遵守学校秩序的习惯 ;       4、放学坚持站路队的习惯; 

5、注意活动安全的习惯;        6、积极参加有益活动的习惯;

7、诚实守信的习惯;            8、尊老爱幼的习惯;

9、尊敬老师的习惯;            10、守时惜时的习惯;

11、勤俭节约的习惯;           12、按规则做事的习惯;

13、认真值日的习惯;           14、爱护公物的习惯;

15、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       16、知错就改的习惯;  

17、乐于助人的习惯;           18、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19、合理用电脑的习惯;         20、踏踏实实做事的习惯。

生活习惯20条

1、早睡早起的习惯;            2、坚持锻炼的习惯;

3、坚持刷牙、洗脚的习惯;      4、不挑食、不剩饭的习惯;

5、不吃零食的习惯;            6、不吃三无产品的习惯;

7、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8、衣帽整洁的习惯;

9、勤洗澡、勤剪指甲的习惯;    10、用眼卫生的习惯;

11、不带病用脑的习惯;         12、自觉排队的习惯;

1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14、参加家务劳动的习惯;

15、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       16、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17、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18、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19、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20、照顾好自己的习惯。

一年级学习习惯规范

1、认真听讲的习惯

(1)上课时,坐端正,腰板直。两前臂交叉,叠放桌面上,两眼注视老师。

(2)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神态,听清老师说的每一句话。

(3)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每一项要求去做。

(4)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

2、大胆发言的习惯

(1)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举手时左前臂平放桌上,手心朝下。右手举起,前后臂形成直角。

(2)回答问题,起立站直,说话声音洪亮。答完后,老师允许坐下,才能坐下。

(3)积极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说明白。

3、质疑问难的习惯

(1)认真听老师的话,不懂就问。

(2)敢于坚持自己认为对的想法。

4、课前预习的习惯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预习。

(2)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

(3)逐步学会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5、阅读的习惯

(1)阅读姿势正确。双手打开课本,将课本立在桌上,离眼睛一尺远。

(2)读书时,眼睛看准每一个字,不指读,不唱读。

(3)课外,多读标注拼音的儿童读物,乐于把读物读给他人听。

6、正确书写的习惯

(1)头正、身直,两脚平放地面,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胸口离课桌一拳。

(2)手离笔尖两指,笔杆向右后方倾斜在虎口上。

(3)按照笔顺规则写字。

7、复习整理的习惯

(1)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指导下,读读学过的内容。

(2)背背要求背诵的诗词、课文片断,数学的加法表。

8、仔细审题的习惯

(1)认真听老师读题,弄懂每道题的意思。

(2)学会一字一句地读题,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一边读,一边想,把题读懂。

9、独立思考的习惯

(1)遇到问题,自己思考,实在想不出时,再去问别人。

(2)树立自信心,不轻易随和他人。

(3)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

(4)主动地和别人探讨问题。

10、敢于评价的习惯

(1)学会评价自己。想一想,自己做得怎么样。

(2)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听懂意思,认真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1、愿与家人、同学交流的习惯

(1)自己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要正视着对方,用心和别人交流。

(2)课上,主动和同学老师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3)课下,把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讲给家人听。

12、读书、写作业的习惯

(1)看书、写作业,聚精会神,不玩、不吃东西。

(2)看书,写作业,不躺着、不趴着、不吃零食。

(3) 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13、搜集信息和收看广播习惯

(1)定时观看儿童专题节目。

(2)积极观看动物世界等知识类电视节目。

(3)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查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学习资料。

1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初步认识工具书:新华字典。

(2)读书、写字、做题,遇到不认识的字、不会写的字,由家长查字典,自己写出答案。

15、坚持用几句话写日记习惯

(1)初步学会用音节、简单的汉字在小本本上表达自己的意思。

(2)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在本上写一写,画一画,表达自己的意思。

16、与人合作的习惯

(1)课上,注意听别人的想法,高兴和别人讨论问题。

(2)课下,乐于与他人交谈学习上的问题,共同寻找答案。

(3)遇到困难时,有礼貌地请求伙伴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17、考试不作弊的习惯

(1)按考场顺序入座,不随便说话,保持考场安静。

(2)专心答题,不东张西望。

(3)不看别人的试卷。

18、细心观察的习惯

(1)听懂老师的要求,学会细心观察。

(2)对自己感兴趣的人、事、物件,细心地观察。

(3)学会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观察。

19、动手操作的习惯

(1)在各学科 “摆一摆” “分一分”“画一画”“拼一拼”“数一数”等动手活动中,做到动作迅速,不出大的声音。

(2)听清楚老师的每一个要求,不自己随便动手去做。

20、主动积累的习惯

(1)记一记,当天学过的生字词、生动的句子。

(2)想一想,当天学过的知识。

(3)每周背两首古诗,背两句名人名言。

一年级在校行为习惯规范

1、遵守学校纪律的习惯

(1)在家长的指导下,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要请假。

(2)听到上课预备铃声,马上走进教室,准备好学习用品。

(3)上课专心学习。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4)课间在教室内守秩序,有顺序地出入教室。出入教室和楼口不拥挤。楼道内右侧通行,慢步轻声。上厕所时有秩序,大小便便到池子里。

(5)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遵守学校秩序的习惯

(1)平时或集会时有秩序地进出教学楼和教室。

(2)在楼内行走慢步轻声。上下楼靠右侧通行。

(3)进入图书室看书要列队进入,并保持室内安静。

3、放学坚持站路排的习惯

(1)放学时,按家庭住址远近站好回家的路排。

(2)由教师护送出校,各路队长带领学生有序回家。

(3)途中不散队、不追逐打闹。

(4)乘车学生听带车人的话,在学校内指定地点等车,不外出校门。

4、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的习惯

(1)做好眼保健操、课间操。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活动。

(3)按老师要求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在活动中热心投入,积极参与,听从指挥。

5、诚实守信的习惯

(1)对老师、父母要诚实,不说谎话。

(2)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没有完成作业的不撒谎,要向教师说明原因。

6、尊老爱幼的习惯

(1)要做到尊敬长辈,尊重他人。对长辈要说“您”。

(2)对社会上工作人员,称呼他们的工作职务的名称或 “师傅”“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一般不直呼其名。

(3)对比自己弱小的孩子,不歧视,不欺负。

(4)主动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小孩。

7、尊敬老师的习惯

(1)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要鞠躬问好或行礼问好。平时见到老师要微笑致意。

(2)上课要起立行说“老师好”。上完课要让老师先走,并说“老师再见”。

(3)放学离校时要对老师说“再见”。

8、守时惜时的习惯

(1)当天事当天做。

(2)在家长的指导下,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3)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9、勤俭节约的习惯

(1)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不随便撕本,不浪费学习用品。

(2)不随便倒掉饭菜,不浪费粮食。

10、认真值日的习惯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值日。

(2)扫地时,先把椅子放在桌子上,再从后往前扫,再用墩布拖地。努力做到地面净、门窗净、桌椅净、黑板净。

(3)所分管的值日区做到无垃圾、无纸屑、无灰尘、无痰迹。

11、爱护公物的习惯

(1)爱护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不在黑板、墙壁、桌椅、大屏幕上面乱涂乱画。

(2)爱护校园环境,不折花草,不攀树木,不爬围墙,不跳窗户。

(3)在图书室读书时,要爱护图书,不在书上乱画,不折角,不做记号,借阅图书要登记并及时归还。

12、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

   (1)学会宽容,不和同学闹意见。主动关心同学。

   (2)和同学友好相处,不给同学起外号。

(3)和同学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

13、知错就改的习惯

(1)出现毛病,要立即改正。

(2)冒犯了别人要诚恳地向人道歉。

(3)犯了比较大的错误,应深刻反省自己,主动找到老师或家长诚恳认错,并主动为自己所做的错事承担责任。

14、乐于助人,学会感恩的习惯

(1)有同情心,尽自己的可能,积极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

(2)学会感恩,记住别人对你的帮助,诚恳表达自己的谢意。

15、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1)不随地吐痰。如有痰要将痰吐到痰盂里,或吐到纸上或手帕里,然后投到垃圾箱中。

 (2)爱护花草树木。

(3)和人讲话时,眼睛要注视对方。

(4)要学会倾听,不抢话说。

1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1)每天自己起床、自己穿衣服。

(2)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各种学习用具整齐地放在书包里。

(3)用完笔、尺等放回文具盒。

(4)上课前准备好学习书本和用具,整齐摆放在书桌一角。

(5)能用简单的汉字和拼音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

一年级生活习惯规范

1、早睡早起的习惯

(1)在家长的督促下,晚上9点之前入睡。

(2)早上6点半到7点之前起床。

(3)养成午睡的习惯。

2、坚持锻炼的习惯

(1)每天早晨,与家长或小伙伴做跑步等锻炼活动。

(2)坚持课间做正当活动,锻炼身体。

(3)认真上好课间操和体育课。

3、坚持刷牙、洗脚的习惯

(1)坚持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刷牙。牙刷要柔软。刷牙要轻轻刷。每次刷牙在3分钟左右。

(2)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3)每天睡觉之前要用温水洗脚。

4、不挑食的习惯

(1)按时吃好一日三餐。

(2)不偏食,不挑食,家长做什么,就吃什么,不挑剔。

5、不吃零食的习惯

(1)不买零食。

(2)不吃零食。

(3)不买,不吃“三无产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名称)

6、衣帽整洁的习惯

(1)每天穿戴干干净净。

(2)到学校学习,要穿校服。校服要保持干净。

(3)头发经常梳洗,发型大方得体,符合学校要求。

7、勤洗手、洗澡、剪指甲的习惯

 (1)在家长的帮助下,坚持经常洗澡。

(2)在家长帮助下勤剪指甲。

 (3)外出回家,参加劳动或活动后要洗手。

(4)饭前便后要洗手。

8、用眼卫生的习惯

    做到“三个一”, 即:眼离书本一尺,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沿一拳。

9、不带病用脑的习惯

(1)当身体不适时,应该立刻休息。

(2)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不要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

10、自觉排队的习惯

(1)当遇到人多等候的场合时,要自觉地站在后面排队,

(2)站队时,不拥挤。

(3)等车或过马路时自觉站在规定的标识线后面。

1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1)从上学起,要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按时起床、自己穿衣,自己叠被,自己洗漱,自己收拾房间。

(2)自己洗简单的衣服。

(3)自己按时睡觉。

12、参加家务劳动的习惯

(1)从上学起,要学习减轻家人的劳动负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主动在家里扫地、倒垃圾。

(2)家长做饭前,可以帮助父母择菜、洗菜,吃饭前,帮助摆放碗筷。

13、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

(1)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灭。

(2)节约用水,用完水后要随手关紧龙头。

(3)见到滴水的水龙头要主动关闭。

14、保持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1)会场、车站、商场、超市、剧场内,不吵嚷,不说脏话,不追跑打闹。

(2)在公共场所,要轻声轻语,不大声喧哗,不给别人带来影响。

15、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1)过马路时,主动走人行横道。

(2)在马路上不追跑打闹。

(3)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小黄灯慢慢等。

(4)坐车时不把身体探出车窗外。

16、照顾好自己的习惯

(1)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熟记“120”急救,“119”火警,“110”报警电话。

(2)远离多人聚集现场。

(3)遇到危机事情听从指挥,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

二年级学习习惯规范

1、课堂听讲的习惯

(1)坐姿端正,眼睛注视着教师。

(2)听清老师讲述的每一个内容。

(3)听清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思考合适的答案。

2、大胆发言的习惯

(1)上课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2)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楚。

(3)发言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质疑问难的习惯

(1)遇到疑问,认真思考,不懂就问。

(2)提出问题前,自己先进行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4、课前预习的习惯

(1)学会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明白的问题。

(2)要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

(3)学会运用字典认识理解生字新词。

5、阅读、积累的习惯

(1)乐于背诵名句名篇。

(2)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20分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识字。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途径获取信息,增加积累。

(3)乐于把自己的感受或者好词好句摘记在“小本本”上。

6、作业练习的习惯

(1)在学校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2)写完作业全面,及时改错。

(3)放学回到家里,先写作业,检查没有错误后再玩。

7、复习整理的习惯

(1)把学过的生字新词,读一读,写一写。

(2)把学过的课文读一读,要求背诵的片段背一背。

(3)当作业本发下后,建立错题集,并及时改错。

8、仔细审题的习惯

(1)一字一句地读题,不漏字、不读错字。

(2)一边读,一边想,多读几遍,看看题目需要我们做什么,答几个内容,每个内容的要求是什么?

9、独立思考的习惯

(1)独立思考问题,不急着问别人答案。

(2)不随和他人的说法。

(3)把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说明白。

10、善于评价的习惯

(1)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2)要寻找别人的优点,想想他的不足。

(3)要把评价别人的话想清楚,用简练的话说出来。

11、愿与家人、同学交流的习惯

(1)与家人、同学交流时,正视着对方,用心交流.

(2)课上,主动和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3)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

12、学习卫生习惯

(1)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读书,每次阅读30分钟左右休息一下。

(2)作业干净整齐,少用橡皮,保持纸面整洁,不随便撕本。

(3)看书、拿本、放本、翻本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发出大的响声。

13、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习惯

(1)积极主动地收听、收看健康、有益的广播、电视节目。

(2)把听到、看到的内容,选择感兴趣的,用汉字或拼音简单地记录下来。

1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能用音序、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2)独立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5、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1)定期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积累好词好句。

(2)用汉字或拼音,写几句话,记录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

(3)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到实话实说。

16、与人合作的习惯

(1)课上、课下,乐于和他人交流学习上的问题,乐于共同探讨问题。

(2)遇到困难时,学会有礼貌地寻求伙伴的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17、考试不作弊的习惯

(1)按要求进入考场。

(2)自己读题,独立答卷。

(3)不东张西望,不随便说话,不交头接耳,不看别人的试卷。

18、细心观察的习惯

(1)学会从整体到部分观察。

(2)细心观察事物的特点。

(3)用几句话,记录观察的收获。

19、动手操作的习惯

(1)在学校操作,听从老师指导,明确要求,不自己随便操作。

(2)在动手操作中,想好步骤,动作准确。

(3)在家操作要和家长沟通,确保安全,在家长监督下完成操作。

20、主动积累的习惯

(1)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要在心里多默念几次,回到家里积极向爸爸、妈妈讲一讲。

(2)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事情,用几句话记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二年级行为习惯规范

1、遵守学校纪律的习惯

(1)上下课,安静有序地出入教室。

(2)在教室内,不吃零食。

(3)自觉遵守图书室、阅览室等专用教室管理规则,保持安静,爱护保护图书和设备。

(4)上下学自觉站路排,遵守交通规则。不在校门口的小摊,小贩处买东西。

2、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1)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2)过十字路口,先确认方向,再等绿灯亮时走过马路。

3、遵守学校秩序的习惯

(1)进入学校要慢步轻声,大声喧哗。

(2)课间做正当活动,不许追跑打闹。

(3)做课间操时,要快、静、齐。

4、放学坚持站路排的习惯

(1)放学后,尽快收拾书包,到室外站好路排。

(2)按顺序走出学校,沿路边行走,不脱离路排。

(3)到家庭住址附近时,离开路排回家。

5、注意活动安全的习惯

(1)参加活动,一切听从老师指挥。

(2)始终跟随集体活动,不擅自离开集体。

(3)不靠近危险的地方。

6、积极参加有益活动的习惯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活动。

7、诚实守信的习惯

(1)不弄虚作假,不抄袭作业。

(2)知错就改,犯了错误,虚心接受师长或别人的批评指正。

8、尊老爱幼的习惯

(1)接受父母和其他长辈的教导。

(2)和父母说话要和气礼貌。

(3)长辈呼唤要及时应答。

(4)尊重幼小的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9、尊敬老师的习惯

(1)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

(2)接受老师的教导。

(3)与老师交流,要注视老师,轻松自然地同老师谈话。

10、守时惜时的习惯

(1)参加集体活动,遵守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2)和老师、同学约定的时间,无特殊情况,都要守时,不要拖延。

11、勤俭节约的习惯

(1)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不乱扔乱丢。

(2)合理使用学习用品,不买多余的用品。

(3)穿着衣服,保持干净,不追求名牌服装。

12、按规则做事的习惯

(1)不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要讲究次序,自觉排队。

(2)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13、认真值日的习惯

(1)自觉参加值日。

(2)认真清扫地面,摆好桌椅,把黑板擦干净。

(3)把扫除工具摆放整齐。

(4)关好门窗。

14、爱护公物的习惯

(1)爱护桌椅,不用涂改液、涂改带乱涂乱抹。

(2)教师的门窗,要轻开轻关。

15、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

(1)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闹意见。

(2)学会宽容,原谅别人的过错。

(3)不挖苦同学,不欺负同学。

16、知错就改的习惯

(1)当老师、家长或同学指出自己的毛病时,应虚心接受并及时改正。

(2)不顶撞提意见的人。

(3)对自己的毛病,不狡辩。

17、乐于助人的习惯

(1)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要热情关心,问清楚对方的困难。

(2)要尽自己的力量,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18、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1)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用语  。

(2)遇到长辈、老师、客人,主动打招呼,问好。

(3)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追跑打闹。

(4)把果皮纸屑,放入垃圾桶。

19、合理用电脑的习惯

(1)每天上网控制在40分钟左右。

(2)不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20、踏踏实实做事的习惯

(1)学会自己叠被子、收拾房间,自己洗漱。

(2)锻炼自己长时间听讲,不走神,精力集中。

二年级生活习惯规范

1、早睡早起的习惯

(1)自觉地在晚上9点半入睡。

(2)早上6点半起床。

2、坚持锻炼的习惯

(1)积极参加学校内的体育课、课间操,天天练活动。

(2)晚饭后和父母外出散步。

(3)假日里随父母到郊外踏青。

3、坚持刷牙、洗脚的习惯

(1)坚持每天两次刷牙。

(2)坚持晚上睡觉前用温水泡脚,坚持用手轻轻给脚按摩。

4、不挑食、不剩饭的习惯

(1)家长做饭,不挑剔。

(2)不随便剩饭。

5、不吃零食的习惯

(1)不在校内外买零食。

(2)不吃零食。

6、不吃三无产品的习惯

(1)在食用食物前,要先看清是否有生产日期、产品是否过期,是否有生产厂家。

(2)不吃“三无产品”。

7、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坚持在饭前和大小便后用清水洗手。

8、衣帽整洁的习惯

(1)要保持衣服干净,没有污点,没有破损。

(2)要保持衣服整齐,不要有过多的皱褶。

9、勤洗澡、勤剪指甲的习惯

(1)每天自觉地在早起后,睡觉前,洗脸,洗脖子。

(2)每周要剪指甲。

10、用眼卫生的习惯

(1)读书、看报、看电视、用电脑等时间不超过1小时。

(2)每过一小时应休息几分钟。多看绿色植物、远眺,缓解眼部疲劳。

1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1)自觉按时起床、自己穿衣,自己叠被,自己洗漱,自己收拾房间。

(2)自己上学。上学放学路上自己背书。

(3)到校门后不用家长护送,自己走进学校。

(4)放学,自己靠边走回家。

12、参加家务劳动的习惯

(1)要主动扫地、拖地板、擦桌椅。

(2)帮助父母洗菜、刷碗。

(3)主动倒零散的垃圾。

13、照顾好自己的习惯

(1)熟记“120”,“119”,“110”等急救、火警、匪警电话。

(2)不在马路上围观看热闹。

(3)遇到危险场合,要离开现场。如需要报警,可用自己手机打“110”。

14、物归原处的习惯

(1)放东西有规矩,放置合适的地方。

(2)用过的东西不乱扔,把它放回处。

15、爱护财物的习惯

(1)用水,用电后及时关闭开关。

(2)轻开、轻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3)保护桌椅,不在课桌椅上涂抹刻画。

16、整理书包文具习惯

(1)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好第二天每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

(2)学会包书皮,包本皮。

(3)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的书本和用具,整齐摆放在书桌一角。

17、保持环境卫生的习惯

(1)果皮纸屑不要乱丢,要用纸巾包好放入垃圾桶。

(2)喝完的矿泉水瓶、饮料罐和用完的废纸集中放在袋子里,分类放入垃圾桶。

(3)废旧电池放在废物回收箱内。

三四年级学习习惯规范

1、认真倾听的习惯

(1)端正坐好,认真倾听,说话人说的内容,优点与不足。

(2)不打断说话人的语言。

(3)思考自己需要肯定、补充、纠正的内容。

(4)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说清自己的意见。

2、大胆发言的习惯

(1)积极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举手回答问题,大胆发言。

(2)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要让教室中所有的同学都听得到。

(3)用“我是这样想的……” “我有不同意见……” “我还认为……” “我补充……”这样的句式,把话说明白。

3、质疑问难的习惯

(1)心中有疑问,要在心里想好,用简练、明白的话讲出来。

(2)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3)大胆质疑,阐明自己的观点。

(4)不随声附和。

4、课前预习的习惯

(1)查字典、词典自学生字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

(3)试着回答课后的问题。

(4)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背景和有关知识。

(5)找出疑难问题。

5、阅读、积累的习惯

(1)专心读书,边读边思考。

(2)学会用不同的符号做标记。

(3)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不少于30分钟。

(5)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6)把自己学到的精彩词、句、片段,还有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6、作业练习的习惯

(1)三年级开始用钢笔写作业,四年级统一用钢笔写作业。

(2)坚持写楷书。

(3)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4)书写作业要一气完成。

(5)完成作业才可以看电视、玩玩具;

7、复习整理的习惯

(1)课后要自觉复习当天学习的有关内容,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回忆。

(2)遇到的问题,复习后的心得体会,要做好笔记。

(3)课后要主动完成背诵的作业。

8、仔细审题的习惯

(1)认真读懂题目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2)多读几遍,明确题目有几个要求。

(3)从几个要求中,找出重点要求。

9、独立思考的习惯

(1)遇到任何问题,要独立思考。

(2)心里要有自己答案,不随和他人。

(3)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

(4)把自己思考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

10、善于评价的习惯

(1)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

(2)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3)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真诚地向别人学习。

(4)有礼貌地给别人指出不足,诚恳地提出改进意见。

11、愿与家人、同学交流的习惯

(1)课上、课下主动和同学老师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说给别人听。

(2)回家主动和家人交流。

(3)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

12、学习卫生习惯

(1)看书、写作业聚精会神。

(2)作业抓紧时间,一气呵成。

(3)作业准确、干净、整齐。

(4)科学用眼,保护视力。

(5)用钢笔写字,不用涂改液或者涂改带。

13、搜集信息和收听收看广播习惯

(1)主动定时观看适合儿童身心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

(2)养成做记录写感受的习惯。

(3)主动利用工具书、网络查找学习资料。

1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认识多种工具书。

(2)在读书、写字、做题,遇到不认识的字、不会写的字、不懂的词义时,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找答案。

15、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1)要有自己的日记本。

(2)写日记时要做到实话实说。

(3)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感悟,怎么想就怎么写。

(4)不说大话、不说套话。

16、与人合作的习惯

(1)在各学科的学习中,积极和同学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究。

(2)在进行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3)遇到困难时,有礼貌地寻求伙伴的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17、考试不作弊的习惯

(1)遵守考场纪律。

(2)独立、快速地完成试卷。

(3)不抄袭他人答案,

18、细心观察的习惯

(1)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

(2)学会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鼻闻,多方面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做到边观察边思考。

19、动手操作的习惯

(1)操作中态度积极,严格听从老师的指挥。

(2)在各种科学实验中,听懂每一个要求,再动手操作。

(3)在动手操作中,动作准确、迅速,少出声音。

(4)边操作,边观察,边动脑思考。

20、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习惯

(1)上课思考回答问题,有自己独立见解,能有理有据说明自己的观点。

(2) 发表自己的看法,声音洪亮,表达清楚。

三四年级行为习惯规范

1、遵守学校纪律的习惯

(1)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早晨到校后自觉参加班级的早读;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样。

(3)在校园、走廊和教室,不乱涂乱画。

2、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1)在公共场所,保持卫生,保持安静。

(2)与别人在公共场所交谈时,说话要轻,不影响别人。

3、遵守学校秩序的习惯

(1)人多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并且不在队列行进的时候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2)上下楼时,双手自然放松,不要放在兜里。

4、放学坚持站路排的习惯

(1)放学后,马上站好路队 ,有序回家。

(2)保持队伍整齐,不随便离开队伍。

(3)坚持到自己家庭附近方离开队伍。

5、注意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的习惯

(1)年龄在12周岁以上,经家长同意并且有家长陪同方可骑自行车。

(2)雨雪天气禁止骑自行车。

(3)不许骑自行车带人。

(4)不在高的建筑物下和大树下避雨。雷雨天不外出活动,不接打电话。

6、积极参加有益活动的习惯

(1)按老师要求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在活动中热心投入,积极参与。

(2)要顾全大局,遵守时间,不单独行动。

7、诚实守信的习惯

(1)向别人借东西,先征得别人同意;对别人的东西要加倍爱护,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

(2)得到别人的帮助,都要及时表达谢意。

8、尊老爱幼的习惯

(1)不要向家长提出家里达不到的要求。

(2)自己的意见没被父母采纳,要耐心解释,不发脾气。

(3)外出和回到家时,要向家长打招呼。

(4)外出时要向家长说明去向。

9、尊敬老师的习惯

(1)见了老师,立定后行队礼,或鞠躬礼问候,老师回礼后再走开。

(2)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

(3)在校外见到老师要主动和老师打招呼。

10、守时惜时的习惯

(1)要懂得珍惜时间,明白“时间就是效率”。

(2)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习惯。

(3)按时完成作业。

11、勤俭节约的习惯

(1)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浪费每一分钱,每一样东西。

(2)生活中不乱花钱。

12、按规则做事的习惯

(1)借东西要还。

(2)损坏东西要赔。

(3)影响或伤害了别人,要道歉,或者挽回影响。

13、认真值日的习惯

(1)早晨,值日生要提前来到学校,把教室打扫干净,摆正桌椅。

(2)及时开窗通风。

(3)每节课前把黑板擦干净。

(4)下午之日后,关好门窗,锁门。

14、爱护公物的习惯

(1)在公共场合,爱护公共物品,不损坏公共设施。

(2)进入文物保护场所,要自觉保护文物古迹,不乱涂、乱画、乱刻。

15、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

(1)要顾及他人的感受,不用言语讽刺、挖苦别人。

(2)要善于团结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学一道学习、活动。

16、知错就改的习惯

(1)能在家长和老师的提醒下,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出不足或错误之处。

(2)及时改正自己的毛病。

17、乐于助人的习惯

(1)注意观察有困难的同学,主动接近他们,询问困难。

(2)用自己认为适合的办法,帮助有困难的人。

18、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1)要使用文明用语,不说粗俗的话,不说脏话。

(2)尊重他人,尊重残疾人。不讥笑他人的缺点,不欺负弱小。

(3)不讥笑、戏弄他人。

19、合理使用电脑的习惯

(1)有选择的浏览网页,每天上网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2)不在网上随便交友。

3)不在网上长时间玩游戏。如玩游戏,需要家长允许。

20、踏踏实实做事的习惯

(1)遇事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不怕挫折,不拍失败。

(2)失败后,多从自身找原因,不把失败的原因推给别人。

(3)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积极实施。

三四年级生活习惯规范

1、早睡早起的习惯

(1)自觉在晚上9点半入睡。

(2)早上6点半起床 。

2、坚持锻炼的习惯

(1)早晨或者周末,多到户外锻炼。

(2)随父母参加锻炼。

(3)利用小区里的健身器材进行锻炼。

3、坚持刷牙、洗脚的习惯

(1)早晨、晚上,按时刷牙。

(2)晚上睡觉前,自觉用温水洗脚。 <, /P>

4、不挑食、不剩饭的习惯

(1)家长做什么饭,就吃什么饭,不挑剔。

(2)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

5、不吃零食的习惯

坚持不买零食,不吃零食。

6、不吃三无产品的习惯

(1)能够辨别哪些是三无产品。

(2)自觉不买不吃。

7、衣帽整洁的习惯

(1)试着自己洗一些轻薄的衣服。

(2)不染发不化妆。

8、勤洗澡、勤剪指甲的习惯

(1)坚持经常洗澡。

(2)坚持经常剪指甲。

9、用眼卫生的习惯

(1)不在卧床、乘车、过强、过弱的光线下读书。

(2)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

10、参加家务劳动的习惯

 (1)主动帮助家人作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主动做家务活扫地、拖地板、洗菜、摆碗筷、刷碗筷。

(3)主动为长辈和客人倒茶。

(4)主动帮助家人拎东西、拿衣服。

11、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1)把果皮、果核、没有用的包装袋,放在垃圾桶内。

(2)不能用的物品集中放在垃圾箱内。

12、讲究卫生的习惯

(1)不随地吐痰。

(2)不喝生水。

(3)不随地大小便。

(4)每天清理桌堂内的杂物,保持桌堂内干净。

(5)见到垃圾主动捡起,自觉放到垃圾箱里。

13、维护自身安全的习惯

(1)未经家长同意,不和陌生人出走。

(2)离开家庭外出,要和家长打招呼。

(3)不私自外出借宿。

(4)要防火、防触电,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5)不玩刀具和锋利物品。

14、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1)坚持自己洗红领巾、洗轻薄的衣服。

(2)坚持自己整理学习用品,准备学习用具。

(3)学会自己写“备忘”的内容,防止疏忽大意。

15、热爱劳动的习惯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会扫地,墩地,会擦玻璃。

(2)会帮助弱小的同学完成劳动任务。

五六年级学习习惯规范

1、课堂听讲的习惯

(1)坐姿好。

(2)听讲专心。

(3)仔细倾听同学发言的内容判断是否正确。

(4)学会对同学的发言进行归纳,抓住主要意思。

(5)不讥笑别人发言,不随便否定同学的想法。

(6)有不同的观点或理解,要有礼貌地提出来。

2、大胆发言的习惯

(1)积极主动的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举手发言,克服紧张心理。

(2)回答问题时,起立站直,说话声音洪亮。

(3)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有自信。

(4)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用“我是这样想的……” “我有不同意见……” “我还认为……” “我补充……”把话说明白.

(5)认真听取别人讲话,边听边梳理讲话要点,不懂不会就问。

3、质疑问难的习惯

(1)愿意对身边的事情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主动向老师、家长或同学提出。

(2)针对他人的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3)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随声附和。

(4)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

4、课前预习的习惯

(1)主动浏览教材,了解主要内容,试着解决课后提出的问题。

(2)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理解生字新词,寻找有关的学习答案。

(3)能针对预习中的疑难,主动与老师同学探讨交流。

(4)预习要做到坚持始终。

5、阅读、积累的习惯

(1)边读边思考,学会用不同的符号做标记。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查阅工具书或请教他人。

(2)边读边思考。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不动笔墨不读书。遇到自己感受深的内容应写出批注。

(4)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6、认真做作业的习惯

(1)掌握作业的时间,姿势正确,书写正确、端正、整洁、行款规范地书写作业。

(2)全面检查作业、及时改错。

(3)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

(4)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5)完成家庭作业,不拖沓,不玩耍,一气呵成。

(6)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

7、复习整理的习惯

(1)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2)复习时要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遇到不懂得问题要问,直至理解掌握为止,使所学知识得以反复巩固而保持长期的记忆。

(3)能自主做一些拓展性的补充学习。

8、仔细审题的习惯

(1)看题目,要看关键字、词、句、数据、图标等。

(2)要一字一句读,关键的字、词、句要重点读。

(3)圈出重点字、词或关键句。

(4)仔细思考,理清思路,探求解法。

9、独立思考的习惯

(1)明确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2) 结合学科特点独立思考。比如:语文学科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生活积累、工具书及上网查找资料解决疑难问题。将问题结果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

(3)经过深思熟虑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请教老师、同学或家长。

(4)把自己的想法及时的记录下来。不抄袭他人的作品。

10、善于评价的习惯

(1)评价自己和他人时,不说大话,空话。

(2)有礼貌地给别人指出不足,有理有据地给别人提出改进意见。

11、愿与家人、同学交流的习惯

(1)课上、课下、回家主动和同学老师家人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清楚地说给别人听。

(2)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理解他人。

(3)把一些有意义的交流内容做好记录。

12、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1)合理安排做作业的时间。

(2)高质量地完成作业。作业本面整洁,字迹美观。

, (, 3)节约使用学习用品。

(4)合理地调控自己在学习中的情绪。

(5)保护视力,每次作业后活动身体,做眼保健操。

13、搜集信息和收听收看广播习惯

(1)通过有线电视、书籍报刊、广播电台、电脑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迅速浏览、搜寻、捕捉与自己的需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

(2)把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和整理、进行分析和运用。

(3)每天能有固定的读书时间,爱护图书,在读书中学会质疑或和别人交流感受。

(4)培养坚持收听收看合适的广播的习惯,锻炼接受语言的能力。

1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在学校中,遇到不认识,不会写的字或者不明白的问题时,自己查阅各类相应的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2)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15、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1)积极主动地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感悟。

(2)写日记时要做到实话实说,表达真情实感,不做假,不当任务完成。

16、与人合作的习惯

(1)制定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理,明确职责。(2)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

(3)善于倾听,及时调控.遇到困难时有礼貌地寻求伙伴的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4)善于协作,相互配合,有序地参与合作交流,不出现你争我抢的失控场面。

(5)善于交流,准确表述,在交流中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

(6)善于发现小组同学的可取意见,独到的见解,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展开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

17、考试不作弊的习惯

(1)按要求进入考场按规定座位坐好。

(2)不夹带、携带与考试有关的的书籍、纸条等物品。

(3)不窥探他人试卷。不故意让他人看自己的试卷。不做与考试无关的动作。

(4)不提前交卷,不提前退场.

18、细心观察的习惯

(1)明确观察的目的。

(2)运用观察方法得当,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要抓住特点观察。

(3)观察时要眼到心也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4)边观察,边思考,认真分析观察的内容。

(5)做好观察记录,总结观察结果。

(6)精心观察他人好的学习方法,结合自己的情况学习运用。

19、动手操作的习惯

(1)在动手操作中,动作迅速,不出声音。

(2)在家操作要和家长沟通,确保安全、圆满地完成。

(3)在各种科学实验中,听懂每一个要求,动手操作。

(4)边操作,边观察,边动脑,边讨论。

(5)不随便动用实验室里的一切物品。

(6)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及学科相关实践活动,质疑、调查、探究。

(7)仔细做好笔记。

20、自我反思的习惯

(1)在反思中学会自我提问:比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有其他方法做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等。

(2)在反思中会做好自我评价:主要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方法进行分析。如,“我这样做对了吗” ? “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我在哪里处理得比较好”;订正时,多想想“我这题错在哪里?”。

(3)在反思中自我小结:单元测试后审视:自己做错了哪些题目,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今后改进的措施是什么?

五六年级行为习惯规范

1、遵守学校纪律的习惯

(1)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2)做游戏是讲规则。懂得互相谦让。

(3)放学后按时离校,在上下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遇到意外情况不围观,知道避开危险。

(4)在行为上为低年级小同学出表率。关心爱护帮助小同学。自觉遵守和维护校园秩序。

(5)制定个人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

2、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1)买东西或者缴费时要自觉排队。

(2)看电影或演出不鼓倒掌、不吹口哨、不乱喊乱叫。

3、遵守学校秩序的习惯

(1)下楼时,不能骑跨在楼梯扶手栏杆上向下滑行。

(2)楼道中万一发生人群拥挤时,应立即停止前进,立即向同学们发出警报,共同维护秩序,待安全疏散后再有序前进。

4、放学坚持站路排的习惯

(1)放学后,站路排快、静、齐。

(2)有序离校回家 。

(3)中途不散队。

5、注意活动安全的习惯

(1)课间活动或课外活动时远离高压线和大树等危险物体。

(2)做游戏时,不做危险性的剧烈活动。不追跑打闹,不大声喧哗。

(3)不攀爬栏杆,不玩带韧、带尖、带刺等危险的玩具。

6、积极参加有益活动的习惯

(1)积极参加校内的各项集体活动。

(2)有机会适当参加社区或社会的有益活动。

7、诚实守信的习惯

(1)答应的事就要努力去做,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2)损坏公物要赔偿。敢于承担责任。

8、尊老爱幼的习惯

(1)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不挖苦讽刺他人,不说让对方难堪的话。

(2)如果伤害了他人,应该及时真诚地道歉。

(3)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4)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

(5)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

9、尊敬老师的习惯

(1)和老师说话要有礼貌。如果自己的意见和教师不一样,要找机会和老师交流,不跟老师顶嘴、吵闹。

(2)能和老师平等交流,经常向老师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交流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10、守时惜时的习惯

(1)回家后自觉按时完成作业。

(2)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11、勤俭节约的习惯

(1)同学之间不互相攀比。

(2)勤俭节约的习惯。

12、认真值日的习惯

(1)清理垃圾时要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把不可回收的装入垃圾袋,把可回收的保管好。

(2)往垃圾箱投放垃圾时要分类投放。

13、爱护公物的习惯

(1)保护桌椅完好整洁,不在课桌椅上涂抹刻画,随时整理桌面文具,做到摆放整齐。

(2)爱护公共财物,见到别人损坏公物要及时制止。

14、与人友好相处的习惯

(1)虚心接受他人意见,遇到不同意见,可以讨论,但不要用过激的态度争论、争吵。

(2)能善意的指出他人的缺点或错误。

15、知错就改的习惯

(1)能做到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

(2)自觉改正不足和缺点。

16、乐于助人的习惯

(1)发现有困难的人,主动热情地询问。

(2)想办法,帮助解决他人的困难。

17、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1)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公民。

(2)主动关心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

(3)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18、合理用电脑的习惯

(1)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不把电脑当玩具。每天上网时间1小时左右。

(2)积极参加学校在网上搞的教育活动。

19、踏踏实实做事的习惯

(1)学会自我管理,对自己负责。

(2)磨练意志,面对困难时不气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稳定,经常保持自信、乐观、愉快。

(3)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独立人格。

(4)与人交往友善,不动歪脑筋。对人、对事不抱怨 。

四、培养习惯的途径与措施

(一)培养习惯的途径。

 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依靠外部力量的正向诱导和督促而形成习惯。

第二种,是通过内部强化,基于主观意志努力而养成习惯。当孩子认识到某种做法对自己有好处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这种行为,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可见,习惯需要诱导,需要督促,需要强化。

(二)培养习惯的措施。

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

1、校长挂帅,分工负责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既然培养习惯是教育的主题,校长就应该担起这个责任。校长要亲自挂帅,统一部署,充分利用学校领导资源,实行扁平化管理,分解任务,分工负责,做到校长抓全局,其他领导抓年级,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月月有重点,周周有总结。

校长要分阶段开好教师动员会,学生动员会,家长通气会,习惯培养总结表彰会。要充分利用每周“国旗下的讲话”,宣讲习惯培养的意义、要求和重点,及时评价、表彰先进,指出不足,体现校长意志,校长追求和校长管理。其他领导要工作精细,具体抓好年级习惯的落实工作。要总揽年级培养内容,明确指标要素,确定每月每周重点,及时召集教师讲解要求,分配任务,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并及时检查指导,进行小结,不断改进,切实把习惯培养落到实处。

2、认知指导,细化要求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以“知”为前提,行为基础。知行统一才能成为习惯。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时,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讲道理,使他们相信所说道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从而产生习惯培养的自觉意识。

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分别从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三个方面列出标准细则,学科教师,班主任组织实施。班级可将它细化成每学期、每月、每周的训练内容,逐步逐项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

学科教师要明确责任,依据所教年级,所任学科的不同,将培养的60条习惯及具体标准落实到教学的全程,做到人人抓习惯培养,科科管习惯培养。

班主任要全面统筹,每周与科任老师协调,找到不足,一抓到底。

要坚持以班会、品德课教学、少先队活动为阵地,以讲故事、做示范、游戏歌谣、实物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各个时段的习惯培内容和规范,强化学生的认知。

(1)讲清习惯与人生的关系,通过名家、大家的习惯养成,取得的成就,使学生明白:有好的习惯,就有好的人生,使学生确立养成优良习惯的积极愿望。

(2)讲解每周习惯培养的内容、规范和目的,使学生弄清三点:我们现在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3)以评价和总结为手段,以日查、周结、月评为主要形式,由上到下,层层落实,肯定学生的进步,引导学生自我改进,不断巩固优良的习惯。

3、强化训练,形成自然

习惯形成过程可分三个层次。

最低的层次,是在外力的督促下,不断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处于不自觉阶段;

第二个层次是靠学生内部的自我监督,经过多次重复以后形成的状态,但是,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习惯就容易丧失;

第三个层次就是自动化,不需要监督,不需要意志努力,完全处于自身的需要,达到类似本能的程度,形成终生的习惯。但是,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程度。

因此,培养习惯要强化训练,反复训练,在多次的重复中形成自动化。

(1)宣布习惯培养的内容、标准后,由教师或学生具体做好示范动作。学生反复做好模仿动作。

(2)反复要求,定期检查,树立榜样,引导学生矫正不良习惯,坚持优良习惯。

(3)开展系列活动,用活动促进习惯的养成。如,主题班会“习惯伴我行”,告别不良习惯、培养文明礼仪;举办读书活动,坚持国学诵读,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培养读书和记笔记的习惯;组织队列竞赛,训练学生站队快静齐等等。

(4)及时评价,大力表彰,鼓励学生养成优良习惯。加强过程评价管理,建立学生习惯养成记录袋,记录和肯定学生的进步。

4、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习惯是个人与环境、行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良好的环境对培养人的优良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校应该想方设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每个角落、每个墙壁都为习惯培养发挥作用。要以 “红领巾广播站”、“校园厨窗”、“班级板报”“走廊壁报”“国旗下讲话”为窗口,发挥环境熏陶的作用。运用“习惯研讨会”、“习惯示范表演”、“评选行为习惯模范”、“好习惯表彰专栏”等方式,使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自我教育、自我修正、自我完善。

要树立优良的班风,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谁出现了好的行为,就能够得到及时鼓励、支持、欣赏;谁有不良行为出现,就会得到大家的反对,并帮助其矫正。

各科教师要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做出表率。把学生的习惯养成纳入教学的常规管理,对学生的坐姿、站姿、读姿、写姿,回答问题、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系列行为表现作为各科教师评课的条件,一并考虑。

班主任,要定期协调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畅通渠道,形成合力。

家长的素质在培养学生习惯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可举办家长学校,或召开家长会,定期培训家长。要向家长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哪些好处,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要建立“习惯培养家校联系卡”制度,每月互通情况,使孩子的习惯培养在家庭教育中得以巩固和延伸。

教师应该采取的措施:

教师要用积极的期望,准确的引导,热情的鼓励,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形成自觉、持久的动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训练中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比如,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就要教学生听讲时坐姿端正,双脚平放地面,腰板挺直,两支前臂叠压,平放桌面,两眼注视老师,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听清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领会要领。

2、检查督促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检查是中心环节。要让学生拥有良好仪表的习惯,就要每天检查学生衣着是否干净整洁、是否经常洗澡、是否不留长发和怪异的发型、是否勤剪指甲。这样训练才能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起到督促作用。但是,检查是外力,养成习惯必须靠内因。因此,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美化自我的强大动力。

3、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

要养成良好习惯,既需要内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鼓励学生把易犯的毛病写成小条贴在文具盒中提醒自己,让学生在家中有针对性地贴上名言、警句,以自我提醒。在教育中,要大力表彰用意志力自我克制、自我要求的学生,充分挖掘学生内部的原动力。

4、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

矫正不良习惯,必须反复强化。要抓住积极因素,耐心疏导。要因人而异,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直、两脚放平,一手执笔,一手按住本子。书写时要注意保护视力,做到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写字时,要看清楚,想清楚,再动笔,写字要端正、均称、干净,要注意行款规范。有的学生做得不标准,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分解动作,作出示范,让学生缺什么,练什么,哪里不足,就练哪里,直到规范为止。

5、严格要求与循序渐进相结合。

训练要严格要求。几个动作,必须要达到规范标准。但要循序渐进,就是培养目标不变,训练难度逐步加大。如,学生不爱发言,就可以分两个阶段要求,第一阶段:积极鼓励学生敢发言;第二阶段:引导学生会发言。分解了难度,学生就容易掌握。

6、实践锻炼与美好体验相结合。

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弥合。实践的体验,会促进行为的养成。如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会做家务劳动。学生洗碗,可能只体验到满手油腻,或许以后不再洗碗。但如果家长对学生的这一行为进行即时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真棒!”学生就会从妈妈高兴的情感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这种快乐与满足超过了洗碗中的痛苦。学生就会持续这种行为,并可能发展成勤劳的习惯。

7、意志努力与切断联系相结合。

习惯训练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但学生的意志力有限,必须把意志努力与切断联系结合起来。许多习惯都是由一系列的行为组成。坏习惯之前,往往有个先导的事件或行为,要克服不良习惯,就要切断它和先导行为间的联系。例如,有的学生在家里一吃完晚饭就开始看电视,一看电视就舍不得走,等到开始做作业时时间已晚。于是,作业做得马虎潦草。要矫正学生的这种坏习惯,就要切断这一系列动作间的联系。教师要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在学生写作业时,自己不开电视,也不允许学生开电视,这样就避免了写作业看电视的行为出现。

总之,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学校、老师不断引导进和督促。对学生进行习惯的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良好习惯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内化为一种素质,为未来的美好人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