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教师培训体会(三篇)
发表日期:2016/10/31 18:46:53 作者:何德平 有889位读者读过
“探究高效课堂,促进学习力生长”课堂展示活动感想
陈静芝
2016年10月26日,有幸参加了江宁片陆郎、铜井、江宁三校的“探究高效课堂,促进学习力生长”的活动。其中3堂课精彩不断,各有各的味道。铜井小学蒋昌武和江宁小学张杰是同课异构《草原》。陆郎小学濮为云上的是一节《安塞腰鼓》。课后三校语文老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气氛十分和谐,大家本着相互学习的态度,毫无保留的把各自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进行了交流。最后江宁区语文教研员周爱华进行了总结性的点评,大大表扬了这种真实的研讨方式。并给各位农村的一线语文教师指明了语文教学的大方向。让我们这些老师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下面就是本人的一些想法。
从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来说,教师真正做到了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性的学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之前,教师提出明确性的学习目标,然后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大约15分钟,保证了能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有所悟,有所思,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批注的书旁,培养了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反思,我自己的教学,在给予学生自学的时间还不够充足,甚至有时目的性不是很强,学生不知怎样进行学习。 在班内大展示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充分让学生谈理解、谈感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自读自悟、对比感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人间的和谐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在朗读中欣赏到了风情。反思自己的教学,放手还远远不够,生怕学生说不到,牵引太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相信他们一定会学习的,学习得也会更深,更透,在关键之处,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收获的同时,我也存在着困惑,针对这节课来说,整堂课教学顺顺畅畅,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思维碰撞之处,教师讲得的确是少多了,但这样是不是少得可怜。语文教学,我认为教师与学生,师生之间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理解重点之处时,学生有时谈得比较肤浅,这里教师并没有做过多的引导,而是一带而过。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做得不是很好。比如说有的孩子汇报船给我们组留下的印象是柔和的,教师有必要再次追问学生,哪些词语更能体现了作者的真情,你能再次把这种感受融入你的朗读之中吗?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多学习别人高效课堂的精华,更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其重难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师也教有所获。
“探究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力生长”培训感想
李婷
蒋昌武
课后三位语文教师分别讲述了自己的教学意图,教学反思,大家在一起探究,什么才是高效课堂,大家取长补短,相互总结教学过程和中的不足之处。专家最后在总结中指出:一、课堂要把握重点,去掉不必要的多余提问。要知道学生有领悟能力,有些问题不问他们也知道的,教师提问问题应紧紧围绕课本内容,既不能太空洞也不要过于琐碎、简单,相信学生的领悟问题,他们有自己的学习能力,应把更多时间留给课堂。二、明确教学目标,即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课后给学生留下最有印象的环节是什么,而这个最有印象的环节是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如果是,那便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不是,那我们可能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者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应切合重点,清晰可行。制定教学目标时,既不要太笼统,也不要过于琐碎,不好执行。
探究有效课堂是需要我们思考,并能真正为之做些什么。
三校联动语文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刘丹
铜井小学和江宁小学活动课都选择了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草原》来开展。我们学校陆郎中心小学
江宁小学
课堂教学过后的教研探讨也是精彩纷呈,各校的教师代表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了自己对上课老师的教学理解与认知并给予中肯的建议,尤其是江宁小学的语文备课组长毫无保留地指出自己对“绣”字的不同于蒋昌武老师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教学的碰撞也受到了周爱华老师的充分肯定,同时给了我们年轻老师很大的启发,周老师讲:“我们做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课堂上不必要的被浪费的时间,为更重要的学习内容挪出时间与空间。评判一节课是否合格,我们只要多多思考这几个问题,课上完了学生能记住的是什么?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东西是否符合年段目标?这样一针见血的教后反思会对我们的教学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课前的备课也就不会无的放矢了,高效课堂的目的才能逐渐地实现。”这次教研活动给我们这群乡村教师带来了思想的碰撞、教学方法的交流,我们会将收获用来指导课堂教学,不断地反思与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