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老师培训反思(一)
发表日期:2016/4/11 0:00:00 作者:lxxjc 有1113位读者读过
用爱扶正孩子的心灵
听《陆郎中学汪方海老师的菜单式讲座》有感
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 潘家华
一位伟人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很喜欢。4月7日,听了陆郎中学汪老师的讲座,虽然讲座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收获匪浅。他从“规范 引领 尊重”三方面阐述了班主任工作理念到方法和策略。
一、班主任要懂得爱自己
“班主任一定要做一个快乐的人。”我很喜欢这句话。作为班主任,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出班主任的责任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教育。“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要爱自己的职业,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二、班主任要用心去爱学生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教育改革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学生、培养学生;其次是要继续努力学习,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教师只用简单说教去规范学生,学生是不买账的,更何况现在提倡新的教育观。以德为先,以爱为本,以理服人,把自由与民主之风真正带入我们的班级,把尊重与关爱毫无保留地带给我们的学生。三、班主任应善于激励学生
三、班主任要热爱自己的这份工作
班级应该是有个性的,独特的。一个好的班级评判标准,不光在成绩的高低,名利的多少上,更应该是看在这个快乐成长的园地里,老师,学生是不是都感到幸福,快乐。作为班主任,担任着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的任务。一个魅力班级的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教会学生设计“家”,让班级拥有家的温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引导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来为这个大家庭出谋献策,培养班级主人翁意识。集集体的力量,科学管理班级,共同开创宽松和谐的魅力班级。
听《陆郎中学汪方海老师的菜单式讲座》有感
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 查正美
雨果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很喜欢。4月7日,听了陆郎中学汪老师的讲座更觉得这句话有道理。虽然讲座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收获颇丰。他从“规范 引领 尊重”三方面阐述了班主任工作理念到方法和策略,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该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下面我就这几点谈谈感受。
一、班主任要做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要有四心:“童心、爱心、责任心和公正心”
“班主任一定要做一个快乐的人。”我很喜欢这句话。作为班主任,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出班主任的责任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教育。“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要爱自己的职业,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二、班主任应提高自身素质,具有独特的魅力形象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教育改革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学生、培养学生;其次是要继续努力学习,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教师只用简单说教去规范学生,学生是不买账的,更何况现在提倡新的教育观。以德为先,以爱为本,以理服人,把自由与民主之风真正带入我们的班级,把尊重与关爱毫无保留地带给我们的学生。三、班主任应善于激励学生
三、班主任应营造宽松和谐的魅力班级
班级应该是有个性的,独特的。一个好的班级评判标准,不光在成绩的高低,名利的多少上,更应该是看在这个快乐成长的园地里,老师,学生是不是都感到幸福,快乐。作为班主任,担任着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的任务。一个魅力班级的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教会学生设计“家”,让班级拥有家的温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引导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来为这个大家庭出谋献策,培养班级主人翁意识。集集体的力量,科学管理班级,共同开创宽松和谐的魅力班级。
以上是我在这次菜单式讲座中获得的几点体会。实践出真知!相信本次培训对自己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有所帮助。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听汪方海老师《例谈乐教之道》有感
陆郎小学 沈银雪
4月7日,在学校的组织下,作为工作还不满三年的我有幸听了陆郎中学汪方海老师带来的菜单式讲座—《例谈乐教之道》。汪老师用一个个生动有爱的例子为我们展示了他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我也从中感受到了教育的快乐。
学校教育不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也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理想等各方面的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获得教育之乐,如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
(一) 有教无类
首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在教师眼里,没有好生差生之分,一律平等对待.不对学习好的优渥有加,也不对学习差的白眼相向,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民族的希望.世界实际上还是由无数的普通人组成的,优秀的只是金字塔上的那一个尖,没有了那坚实的底座,那尖待住待不住还是个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有了问题,一样解释;有了快乐,一起分享!
(二) 决不说讽刺挖苦的话
不说一句挖苦讽刺学生的话.我深知语言对心灵的伤害比体罚对身体的伤害要严重一千倍!因为我有切身体会.在我小学时,一个女教师曾对我说过一句伤害性的话,我一直记着.后来一见到她,总有股别扭的感觉,不太想理她.我当教师后,决心绝不对学生说那些讽刺挖苦的话.学生有了缺点错误,你尽可以严厉批评,严格要求,但决不能说一些诸如: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怎么这么讨厌;我看你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之类的话.那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轻一点让他记恨你一辈子,重的话可能会影响他的一辈子.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觉得那是渎职,是不能原谅的.
(三)把学生当朋友,师生关系融洽
接手一个班,便要开诚布公的宣称:自己除了是他们的老师以外,还是他们"大朋友",如果有什么困难,要求我帮忙,我一定不遗余力.如果有什么心事,尽可以来找我倾诉,我一定帮你解决.这么一说,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眼里消除了拘谨和疑惑,欣喜和欣赏从他们的双眸里往外流淌,于是和我在心灵上拉近了距离."亲其师而信其道"嘛,我的讲课当然就最受他们的欢迎了.
(四)认真积累 加强自身建设
有这么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常流水."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经常给自己充电,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要重视学习,重视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在课堂上讲起课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我经常听其他教师的课,一有机会就观摩其他学校教师的讲课,学习别人的长处,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讲出自己的特色.我平常除了拥有各种教学参考书以外,还订有多种杂志,如<读者>.<东西南北>.<特别关注>.<时文荟萃>等,从中汲取于己有用的东西,运用到课堂上去,使讲课内容丰富起来,生动起来.当你神采飞扬,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时,学生还会瞌睡吗?学生还会厌学吗?他们有时会被你激得豪情万丈,有时会被你讲得眼泛泪光,有时会与你一起遨游天宇,有时会和你一起走进春天......
这时,你会感到那小小的三尺讲台,就是你纵横驰骋的大舞台.人生有这么一个任你尽情挥洒的舞台,不也是一大乐事吗?我就迷恋于这样的舞台,乐在其中,自得其乐,永不想谢幕,永不想退出!
听汪方海《例说乐教之道》有感
荀 婕
4月7日,有幸聆听了陆郎中心中学汪方海老师的讲座——《例说乐教之道》,感触颇深,虽然他讲述的是一名中学班主任的工作心得,但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也可以借鉴到不少班级管理方法。班主任特别是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是教师当中最难干的活,最辛苦的活。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而忙的团团转。但是不管是在上课,还是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了。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万万不可忽视。小学阶段尤其是一年级,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奠基的时期。但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再加上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行为懒散,惰性大,因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诚实正直、实事求是的做人习惯,文明礼貌的道德习惯,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思想习惯等,都是要靠班主任长期、耐心地训练逐渐养成的。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孩子们可塑性与模仿性较强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和培养。
一、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抓开头
学生刚从学前班或幼儿园升入一年级,从心理上来说这是盼望已久的事情。因为上学之前他们就从不同渠道对上学有了正面的认识。所以说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都是同样的,没有优劣之分,他们都有做一个好孩子的动机。所以从事一年级的老师都会发现,开学头一个月老师说什么孩子听什么,老师说一句:“现在看谁做得好”学生们都会像弹簧一样立刻坐直。所以这一个月是我们开展习惯教育的大好时机。为了使新生能很快地适应学校生活,使班级管理较快地走上正轨,我特别注意抓开头的一个月。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告诉他们学校的纪律是什么,如:上课不能迟到,一打铃就要安静坐好,课前应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应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等要求。当然这些要求不能生硬的灌输给他们,也要讲究方式。比如说,开学第一节课就可以这样教育学生:你们现在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高兴吗?这样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然后引导:上学了说明你们长大了,就不能再拿幼儿园的纪律要求你们了,那你们知道小学生要遵守什么纪律吗?这样引导学生自己来说,教师从中给予强调和说明。并讲清为什么遵守这些纪律的道理。这样处理比教师生硬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并且我们可以编一些守纪律的儿歌。使他们在有趣的儿歌中受到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必须让学生牢记。所以每年新生入学我都会逐条逐项进行举例讲解,并教他们怎样做,如:“上课专心听讲”就是要做到手、脑、耳并用;“不迟到”首先要牢记正确的作息时间,然后按要求时间准时进教室上课。为了教育学生讲究卫生,保持好室内的整洁,要求每人准备一个盒子作为放铅笔削和碎纸的工具。由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做法,因而学生很快就能适应了学校生活,使班级工作顺利走上了正轨,
2、习惯养成,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尤其是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更是促使学生养成习惯形成的主要阵地。三个月以来我就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几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一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比如说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由于急于求成,很想让学生在短期内改掉一些坏习惯,可事与愿违,我越批评学生,学生出现的问题越多。后来我就掌握了这样两个原则:1、打一瓜给俩枣。就是说当你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忍无可忍时可以不留余地地进行批评,但平静过后必须给学生讲道理。不能让学生因为怕老师发脾气而约束自己,应让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慢慢的自觉地遵守纪律。2、要不断地给学生打气。就是说过一段时间就要针对学生的一些进步,给予表扬,让学生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切忌贬低自己的学生。
3、注入竞争机制,促进行为习惯养成
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本学期我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有“优胜小组”、“班级之最”、“好习惯之花”、“小五星”等。由于采取了不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在竞争中得到培养,在竞争中得到巩固,以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课间活动也可用奖励的访法。
二、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谈一谈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课前认真准备、课下整理的习惯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要让他们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课前做好一些准备。如:每天晚上都要按课程表提前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每一节课前应把书本摆放整齐等等。在家中,家长开始可在一旁耐心指导孩子怎样收拾学习用品,但千万不要代劳。下课后要把不用的课本和学具收起来。尤其中午放学或室外科目课时,教育学生一定要将自己的东西放入书包,严禁桌面上乱放。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习惯,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让孩子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既是得到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又是一个人举止文明礼貌的体现。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尤其是遇到新奇刺激物,总愿意看看、听听、动动、这正是孩子们年龄特点所决定的。而专心听讲是孩子们接受信息、吸取知识、学习好的基本保证。如何才能使孩子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呢?
首先,教师讲课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住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久而久之养成爱听讲、想听讲、会听讲的习惯。其次,要进行听的训练。第一,先让学生听懂。课堂上不论老师讲或学生发言,我会适时追问一句:“刚才某某讲的听懂了吗?你能把他的意思或提的问题给大家再说说吗?第二,让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时,眼睛看着对方。上课孩子们发言时,我常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大家认真听,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提出。”我也经常鼓励学生:“某某听得真认真,大家没有发现的问题居然听出来了。”第三,教师讲话不要罗嗦和重复。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布置作业只讲一遍,不再重复。用这样的方法养成学生听话“专注、认真、不走神”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正确读写的习惯
课堂上除了会认真听课,还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新《课程标准》提倡同学间合作学习,老师可以就某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探讨,让每一位同学都说说自己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要完整,让别人能听明白。对于汇报交流中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老师应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对于读和写,首先老师要采取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办法,不但作口头的要求,更要结合学习活动使学生实地练习,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坚持下去。读写姿势要正确:读要读得响亮、准确;写要写得认真、正确。不管是课上作业或是课下练习,无论是老师或家长,应在孩子初学时,多加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4、认真做事的习惯
孩子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将终生受益。老师和家长发现很多孩子很聪明,就是粗心马虎,写拼音时不是标错声调,就是写字时少写一笔或多写一笔,考试时丢了不该丢的分。不光小学生这样,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都这样。“粗心马虎”是个顽症。教师有责任帮助孩子去不断克服抑制坏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5、劳动的习惯
作为一年级班主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习惯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首先要进行劳动技能的训练。可采取先辅导组长,再有教师监督,组长辅导组员的方法进行。其次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劳动习惯主要从班级值日方面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