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2016-2019年)申报评选和管理办法
发表日期:2015/12/29 9:43:53 作者:10926 有996位读者读过
南 京 市 教 育 局 南 京 市 体 育 局 文件
宁教体[2015]41号
关于印发《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2016-2019年)
申报评选和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体育局,市直属学校:
为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扎实推进后青奥时期全市学校体育发展和学生体育素养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教体结合”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经研究决定,共同组织开展“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2016-2019年)”申报评选工作。
请各区和学校认真学习研究《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2016-2019年)申报评选和管理办法》(见附件),做好区域内学校体育发展规划与布局,组织所属学校积极参加申报评选,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
附件: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2016-2019年)申报评选和管理办法
南 京 市 教 育 局 南 京 市 体 育 局
抄报:省教育厅、省体育局
抄送:市教研室、市职教教研室
附件
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2016-2019年)
申报评选和管理办法
一、 规划与布局
各区教育、体育主管部门要成立“教体结合”领导小组,认真开展调研,结合辖区内学校的实际情况,共同做好学校体育发展的规划与布局,突出1-2项重点发展区域特色项目,形成区域内体育文化建设体系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二、申报办法
(一)申报项目:田径、体操、游泳、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手球、橄榄球、曲棍球、棒球、垒球、击剑、柔道、举重、拳击、摔跤、自行车、跆拳道、射击、射箭、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跳水、蹦床、赛艇、武术、技巧、健美操、啦啦操、冰上项目、高尔夫球、皮划艇、帆船、马术、铁人三项、现代五项、轮滑、攀岩、滑板、定向越野、体育舞蹈、龙舟、棋类、冬锻项目(跳绳、踢毽、长跑)。
(注:校园足球项目已单列)
(二)创建模式
1.“一校一品”模式。学校长期形成并坚持某一传统体育项目特色(含市队校办体育特色项目)。
2.“一精多品”模式。学校以校本课程研发形式坚持开展多个体育特色项目模式,或者在“一校一品”基础之上坚持实施校园体育俱乐部或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方式,或者利用学校周边或社区资源在不同年级实施多个体育项目校本课程方式。
3.符合南京后青奥学校体育发展要求的其他模式。学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培养“三位一体”课程管理体系;健全体育人才培养、体育文化建设、体育精神塑造“三位一体”的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
(三)申报范围
符合条件的且是独立法人的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
(四)申报条件
1.阳光体育的基本条件
(1)学校重视办学内涵的提升与发展,把创建阳光体育学校作为学校办学特色和“品牌”,列入学校发展目标计划;学校办学理念在课程管理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切实得到贯彻落实。
(2)学校在专职教师配备、体育训练活动场地设施、经费投入、业务培训、活动安排等方面采取措施,给予保障,并基本达标;学校制定的相关制度能充分调动全体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
(3)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按照季节化、特色化、多样化的要求,每天上午安排25-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4)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组织测试、上报、公示)合格率达95%以上,优良率达40%以上,且按照要求与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和集体评优挂钩;坚持开展阳光体育冬季体育锻炼活动。
(5)每年定期举办校运动会;常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活动,或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育社团展示活动。
(6)学校有坚持常年训练的体育项目高水平运动队,有专职体育
2.创建模式的申报条件
A.“一校一品”模式
(7)学校开设传统体育项目校本课程并开展技能达标评定;能将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融入大课间活动内容。
(8)班级成立传统体育项目运动队,学校每年举办传统体育项目的年级竞赛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全员参与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
(9)学校有坚持常年训练的体育传统项目高水平运动梯队,训练和管理工作落实,并重视和关心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文化学业成绩。
(10)传统体育项目竞赛成绩突出,体育人才输送成绩显著,并有一定的知名度,学校体育工作在近三年中受到过国家、省、市表彰奖励。
B.“一精多品”模式
(7)发挥课程改革和教科研课题引领作用,能满足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多元化发展,且采用三种路径之一,组织化程度(参与率)达全校学生85%以上。
(8)学校重视课程建设与管理,积极构建学生体育素养综合评价体系(含体育课成绩、《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参与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特长发展水平、平时体育锻炼情况)。
(9)学校搭建多个体育特色项目的校园竞赛、展示平台,并将成绩纳入学生体育素养综合评价体系。
(10)精品体育特色项目竞赛成绩突出,其他体育特色项目能参加市级以上竞赛和展示活动。
3.申报加分条件
(11)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总课表、监督电话等)上网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12)学校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网站或公共多媒体机积极营造阳光向上的体育文化,宣传学校取得体育成绩的同时做到“有人有故事”。
(13)近三年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受到省以表彰;学校重视市队区队校办运动队建设,代表南京市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和江苏省运动会等重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14)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节假日对周边青少年学生开放;举办阳光体育训练营活动或承办市级以上体育竞赛活动。
三、评选办法
市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和区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分别成立评审组。学校向区评审组提出申报(附表1),区评审组根据学校的申报情况,对申报学校进行初审,填写复结果并签署推荐意见,向市评审组申报。市直属学校直接向市评审组申报,市评审组办公室设在南京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一)市级评审程序
1.集中汇报评审。申报学校制作专题汇报(PPT稿10分钟以内),以12区和直属学校为单元,分别集中汇报。各区规划布局的重点项目首先汇报。
2.实地考查评审。市评审组对部分学校汇报的情况进行实地考查核实。
3.对校园网站评审。对加分条件落实情况进行相关内容核实。
(二)市级评审安排
1. 准备与申报阶段(2015年11月)。各区完成初审工作,在
2. 集中评审与考查核实阶段(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组织人员成立南京市阳光体育督查组,对申报学校进行相关内容核查。
3. 公布结果阶段(2016年2月)。
(三)命名与授牌
最终评审结果报请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审批后命名确认,颁发“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2016-2019年)”铜牌。
四、管理办法
(一)考核办法
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共同对已命名的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每年实行考核工作,考核内容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绩效考核两大部分。 通过南京市阳光体育专项随机督导机制进行过程性考核(参见《关于聘任南京市阳光体育专项督导员的通知》(宁教体[2015]35号))。绩效考核(附表2)在每年9月份前完成。
(二)招生管理办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原则和严格控制总数的要求,原则上对承担全国学生运动会和省运动会项目的学校予以招收体育特长生,并依据上一年度考核结果实行年审制(每年单独行文公布)。
(三)奖励办法
为确保阳光体育学校工作高水准地开展,所需经费由市、区教育局、体育局和学校共同承担。市教育局、市体育局根据项目特点和考核情况每年下拨专项补贴经费;区教育局、体育局按照市下拨标准配套投入专项补贴经费;学校根据项目发展配套投入。经费主要用于服装、器材设备的添置和维修及活动的开展。
(四)协同管理要求
命名后的“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由所属区教育局、体育局共同负责管理和指导,市直属学校由市教育局、市体育局负责管理和指导,共同遵守“协调统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尽、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六项原则,明确工作职责,同时“教体结合”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和解决学校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另外,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将各区每年举办和组织参加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和青少年学生体育节活动、与市配套投入阳光体育学校专项补贴经费等情况列入市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内容。
附表1
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申报表
学校名称(盖章) |
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 | ||||||||||||
类别 |
小学 |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完中 |
职校 |
一贯制学校 | ||||||||
申报项目 |
冬锻项目(跳绳、踢毽、长跑) ,田径,篮球 | ||||||||||||
拟申报创建模式 |
一精多品 | ||||||||||||
是否区布局项目 |
(项目 ) | ||||||||||||
是否市队校办项目 |
(项目 ) | ||||||||||||
负责人姓名 |
俞庆凤 |
职务 |
德育主任 |
电话 |
13915926351 | ||||||||
学校申报自评结果 | |||||||||||||
申报 条件 |
自评结果 |
区复核结果 |
申报 条件 |
自评结果 |
区复核结果 | ||||||||
1 |
符合 |
|
6 |
符合 |
| ||||||||
2 |
符合 |
|
7 |
符合 |
| ||||||||
3 |
符合 |
|
8 |
符合 |
| ||||||||
4 |
符合 |
|
9 |
符合 |
| ||||||||
5 |
符合 |
|
10 |
符合 |
| ||||||||
11-14条加分说明 |
11、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上网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12、学校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网站积极营造阳光向上的体育文化,宣传学校取得体育成绩。 | ||||||||||||
2014-2015学年 |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标准标准》 |
优秀率 |
合格率 | ||||||||||
12.24% |
97.44% | ||||||||||||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年度报告)》(自评结果表附后) |
得分 |
等级 | |||||||||||
106 |
优秀 | ||||||||||||
区审核 意见 |
区教育局(盖章) 区体育局(盖章) 2015年 月 日 | ||||||||||||
附表2
南京市阳光体育学校年度绩效考核表
指标 |
考核内容 |
分值 |
自评 |
核评 |
附材料 |
学校管理优 |
学校不断强化体育工作的管理,创新工作机制,随机督导评估结果合格 |
一票否决 |
|
|
宁教体2015-35 |
市教育局、体育局安排经费和区教育局、体育局配套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
2 |
|
|
提供当年收支帐目 | |
活动质量优 |
阳光体育项目(或体育俱乐部学生社团)普及率高,参与面广,特色明显,组织各年级竞赛活动 |
2 |
|
|
校园竞赛秩序册成绩册 |
学校注重体育文化建设,校园网有宣传、有故事、有榜样 |
1 |
|
|
提供网页图片 | |
队伍建设优 |
阳光体育项梯队健全,保证每周有3次以上训练,充分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组织集中训练 |
3 |
|
|
上报年度总结 |
学校安排2名以上事业心强、有较高专项业务水平的体育教师担任阳光体育项目的训练工作,并计算工作量 |
1 |
|
|
上报年度总结 | |
招生输送成绩优 |
有招收体育特长生的学校规范招生,完成计划指标 |
1 |
|
|
市招办提供 |
每向市级代表队、上一级阳光体育学校输送1人+0.5分;每向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省体校和优秀运动队输送1人+1分(可累计记分) |
|
|
|
提供证明证书复印件 | |
竞赛成绩优 |
市级比赛单项冠军、集体前三名(一等奖)+0.5分;省级单项前3名、集体前6名+1分,国家级及以上单项前3名、集体前8名+2分(可累计记分) |
|
|
|
提供证明证书复印件 |
其它 |
年度在竞赛活动、《标准》上报等工作,违反体育道德、弄虚作假以及被通报的 |
一票否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