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教师培训>>教师发展>>阅览文章

常态语文中落实语文常态

发表日期:2015/4/28 16:32:17 作者:18022 有787位读者读过

常态语文中落实语文常态

——我校语文组开展“清晰目标、明确重点、以学定教”主题研修活动

基于常态教学中,许多老师缺乏清晰的目标意识,缺乏对年段特点、学情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保证的现状,为此,我校语文组于4月下旬组织开展了一次基于常态语文教学的校本教研活动。此次校本教研活动提出了“清晰目标、明确重点、以学定教”的研修主题。在这一主题下,教务处安排了低年级段的沈银雪老师执教《沉香救母(二)》,中年级陈元春老师执教《海底世界》和高年级陈健老师执教的《渔歌子》三节公开课,以具体的课例向各位老师对“清晰目标、明确重点、以学定教”的理解和实践。

三节课后,全体语文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研讨。首先由上课老师阐述自己对文本的钻研认识,然后老师们在一起进行研讨。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对在常态语文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的上好语文的常态课,充分认识到要关注言语形式,关注文体特征,关注以学生为主体。给所有的听课老师带来很多思考和感触,体现了满满的收获。

 

 

 

《沉香救母(二)》教学反思

江宁陆郎中心小学  沈银雪

这是一个生动的民间神话故事,深受学生喜欢,曾被拍摄成动画片《宝莲灯》。所以对于故事情节来说,孩子并不陌生。

教学第一段时,我让学生通过找出“救母心切、奔”这两个词,体会沉香一心救母的迫切心情,从而让学生读出感情。

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切地体会沉香不畏艰难险阻,救母心切的顽强意志,我紧扣“救母心切”作为文眼,请学生细细地品读,沉香为了救出妈妈,他“一点都不在乎”什么?以这个为切入口,引领学生走入文本,重点抓住“不知……也不知……,充饥、捧、磨出一个个血泡、划下一道道血痕”这些字词加大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力度,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再通过交流进一步全面提升对文本的感悟。“沉香不在乎路途遥远,跋山涉水。”“沉香不在乎一路上忍饥挨饿,餐风饮露。”“沉香不在乎脚上那么多的血泡,身上那么多的血痕。”“他也不在乎路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危险。”……学生以心灵诠释着文本,再造着文本,并且从文本中获得了充分的情感体验,此时让积蓄情感得以升华,提炼深刻的内涵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于是,我把学生的这些情感凝聚成一个喷涌点:“小朋友,沉香当时还只不过15岁,面对这么多的困难,这么多的危险,老师想都不敢想,可是沉香不但克服了,而且还“一点都不在乎”,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又一              次掀起了课堂的高潮,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

在教学最后,设计了一个延续,问:“沉香和妈妈见面了,他会说些什么?心情如何?”学生回答:“沉香心情很激动,他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学生又从文本中脱离出来了。学生有些困难,只能说出一两句,经老师提醒“妈妈看见沉香一身高较强的本领,他们会说些什么”或是“妈妈看见沉香身上伤痕累累会说些什么?”

整个教学过程中,总体教学思路较清晰,能过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值得大家学习,但随文识字不能只抓字的读音,还要学生理解词语,如,“深涧“这个词,可以让学生结合图,上去指一指,深涧就是山与山之间凹下去的部分。让学生进行句子的比较时,应让学生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应让学生自己说,让学生自己体会,而不是教师问那句话好,好在哪里?

 

感悟文本  学以致用

江宁陆郎中心小学  陈健

《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课文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地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介绍海底的动物,另一部分是介绍海底植物、地貌、矿藏等。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也是陈老师这节课的内容。陈老师注重挖掘语言文字,紧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陈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陈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海底美丽的景色情境中。例如她在导入时说:“孩子们,你们还想更深入地了解海底世界吗?”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很巧妙的引入新课。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对海底世界的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积累语言的兴趣,从而达到 “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在多媒体环境的作用下,帮助学生了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以此点燃情感,呼唤悟性,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

三、感悟文本、拓展深化。

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执教中,如:陈老师讲到海底很宁静,但并不是一点声音也没有的这一环节,陈老师能针对声音,注意培养学生语感。

陈老师对词的教学有独到的处理。“窃窃私语”一词的教学很能体现作者的智慧。当学生体会到此词时,教师作了机智的处理,转换角色,通过用水中听音器听一听,声音的演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丰富的,而且清晰地诠释了这几个象声词,这样一下就解决了词义,经历了如此的过程,这比强加给孩子好上许多。

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陈老师首先让学生去听书上所描写的四种声音,使其从听觉上去感知和辨别,而后抓住一个省略号引导学生去感受别的不同声音,并设计了说话训练。这样,在感受海底声音丰富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用书上的句式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师重视字词句的训练,立足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自始至终都让孩子们沉浸在美的熏陶之中,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与幸福,很好地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陈老师采用《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如在学习第三段时,通过读,找出段落的中心句,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先总后分的组段表达方式;在找出中心句的基础上,老师还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来交流了解动物的活动特点时,介绍了采用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这样的渗透对孩子们的写作有所帮助。在交流过程后,并让学生也尝试用文中的方法去介绍课文之外海底动物(海马和剑鱼),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一读、二划、三合作、四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经历了学习的过程,体会了学习的快乐。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第三自然段表达方法之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量的片段练习,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结合红塔山、菜市场、学校社团展示,实现学写迁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思维又一次激发,思维探索纵横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总结

纵观陈老师的整堂课,教师用各自亲切自然的课堂形象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教师的赏识教育贯穿于课堂始终,让每个学生都能一种快乐学习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教者情和学生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加上学习内容的生动有趣,课堂显得其乐融融。整个过程设计,不仅让学生从文字中去感受海底的奇异景色,更通过直观的图片去感知,唤起了学生的海洋意识。当然教学时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和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点点美丽的遗憾。比如:陈老师很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的第三自然段,然而在反馈交流时却没有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动作、语言等独特的感受来交流,还是一开始就引导说,引导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表现突出的不够。

总的来说,本堂课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上出了语文的韵味,有许多闪光之处值得我学习,我认为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高效课堂,有许多闪光之处值得我学习。

 

常态课堂里师生和谐共振

江宁陆郎中心小学  熊进才

《渔歌子》一课主要写出了作者寄情山水, 流连不归的情怀。 文章短小却字字珠玑,充满了情系美景, 不愿回归仕途的情感 。陈老师饱含深情地带着学生到如此优美的诗境中走了一回,并深入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把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统一于扬教学的全过程。 达到了感性、灵性 、悟性交融的诗意课堂,实现了语言 、情感、精神层面的和谐共振。我认为这是一节非常精彩的课,一堂体现语文本色的好课,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好课。

下面,我针对这堂课,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张志和,是画家,是诗人,是词人,是哲学家,他的作品词中有画,画中有词。一堂课下来,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27个字,而是《渔歌子》背后整个美奂美仑的诗词意象。

特级教师袁瑢说,课堂上尽量少说老师跟你们一起干什么,多说让我们一起干什么,因为师生之间进行情感﹑思维﹑个性等交流互动时,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渔歌子》的课堂对话当中,教师既是引导者﹑启迪者,又是组织者、聆听者,陈老师时而与学生一起沉思、时而与学生一起感动、时而在学生疑惑处轻轻一拨、时而对学生的真切感悟会心一笑。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早已将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感动融于其中,不露痕迹却不忘引导。

创设语言学习的情景,远比枯燥的学习语言容易被学生接受。在本课中,陈老师伴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经掌握诗中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将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通过学生之口一一描绘出来。了解诗意的整个过程,巧妙不着痕迹,通过这样巧妙地设计,让学生充分感悟词中描绘的景物美的同时,也为下文转折作了铺垫。

老师没有枯燥的讲解诗文背后的故事,而是巧问学生“不须归”哪?老师紧紧抓住“不须归”做起文章。老师由诗人的生平背景入手理解“不须归”。又进行拓展,穿插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更深层的理解张志和“不须归”的原因,由诗及人,进入人物精神,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语文的学习要通过朗读来体现,最终要在读中感悟。本节课中,教师注意营造了以读为本的学习氛围,将读贯穿始终,而每一次读之前教师都时引导,因此每一次的读都体现情感的生成、读中悟情,不是师言、生听,而是师导、生言,最后在读中生成自己的东西,最终体现出学生的本位和主体思想。

一节好课的生成,绝不仅是师一人的精彩,更多是孩子的精彩。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